2)第216章 一剑光寒十九州_大明:开局被弃,永乐求我称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身作揖。

  “好诗!”

  “这位兄台够豪气,还未请教高姓大名?”

  “好诗,兄台,受我一拜。”

  就在大家给这位文人行礼的时候,这位文人却叹息一声,满脸遗憾。

  “这哪里是我写出来的诗,这是朱案首的诗。”

  朱案首?

  听到这个名字,文人们顿时倒吸了一口气。

  原来,这首豪迈傲然的诗句,竟又是出自朱案首!

  文人们对朱案首,又多了一分期待。

  可他们怎么不知道呢?

  “敢问,这首诗是朱案首什么时候作的?”

  “是啊,我们很想知道。”

  “还请兄台告知啊。”

  文人们听闻是朱案首作的,都有些好奇了。

  这是什么时候作的诗,一旦朱案首有新的诗句出来,他们理当是最快知道的一批人啊。

  那位持剑文人笑了笑,抬头挺胸,一脸激昂道:“这是朱案首于杭洲所作!”

  “昨天清晨,朱案首一人当关,万夫莫开,独守大门,镇压数百名官兵,手中唯有一剑,却杀了九十多个官兵。”

  “一时间,杀得天昏地暗,杀得尸横遍野。”

  “就在杀得最激烈的时候,朱案首激昂道‘剑气纵横三千里,一剑光寒十九州’

  此话一出,众人顿时倒吸了一口凉气。

  不仅是持剑文人满脸陶醉,就连茶馆内,所有的文人全部陶醉了。

  他们的眼神,充满了无限的崇拜。

  这一刻,他们才知道,原来朱案首不仅仅只会作诗,还会吟诗杀人!

  弹指间,九十多名官兵灰飞烟灭啊。

  那是一种怎样的境界?

  也难怪,敢吟唱出剑气纵横三千里,一剑光寒十九州这种诗句了。

  这种场面,他们光是想想,都觉得太霸气了!

  有人倒吸了一口凉气:“从今往后,朱案首便是年轻一辈楷模。”

  “年轻一辈,我只服朱案首!”

  “朱案首,天人也,可超越李白!”

  就这样,朱辰的名气越来越大。

  整个杭洲文人圈,现在吟唱得最多的诗句,就是朱辰在绝境之中,吟唱出来的那句诗了。

  消息,也越传越邪乎。

  朱辰最多杀了十几人,可在文人这里,变成了九十多人。

  在百姓那里,一传十,十传百,竟变成了朱辰团灭数百名官兵,连曹同知都跪下来给朱案首磕头了……

  这也导致了,杭洲百姓和文人们,上至官员,下至贩夫走卒,都对朱辰充满了敬佩之意!

  这座城,再也忘不了朱案首了。

  ……

  和老爷子一起,在杭洲休养了几天后,朱辰他们便打算启程回京师了。

  当询问徐锦衣他们的时候,徐锦衣他们却摇头道:“不用了,还望朱案首就在京城等着我们的好消息吧。”

  他们,已经下定决心,要将商税改革进行到底!

  杭洲的试点还没成功,他们怎能离开?

  朱辰也没有强留,只淡淡笑道:“好,那我在京城等着你们。”

  徐锦衣和监生们,恭敬拱手。

  就这样,朱辰和老爷子一起离开了,浩浩荡荡的返程南京。

  当看见那两千兵马,朱辰有些讶然:“老爷子,你都调兵来了?”

  “那和尚说得严重,吓坏了太子爷,太子爷让我调兵来的。”老爷子笑道。

  本想借着这两千军队,摆平杭洲。

  可没想到,孙子直接一个人摆平了。

  ……

  杭洲城外。

  眼看着队伍启程了。

  在队伍的最后面,还有着一个小姑娘在远远望着。

  她一袭红衣,只望着那只渐渐离开的队伍,眼神中露出落寞之色。

  她被丢下了。

  来时,她和朱辰一起。

  走时,她只剩下孤身一人。

  忽然有些委屈,沈大小姐泪水在眼眶中打转。

  那一副我见犹怜的模样,任谁看了,只怕都会认为仙子落泪,心疼万分。

  “没事,反正他好就行嘛。”小红裙安慰自己,拉了拉身边的缰绳,便打算自己一个人回家了。

  她就好像是被世界遗忘的女子……

  然而,就在这时。

  远处,一匹马奔跑过来,上面的将士拱手道:“大帅有令,姑娘一人回去容易遇到马贼,让您随着队伍一起回京师。”

  小红裙的脑海中,陡然想起那位不怒自威的老爷子。

  这时,远处又是一匹马奔跑过来,马上的将士拱手笑道:“朱小将军说,请您和他上马车同行。”

  请收藏:https://m.kk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