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二十八章:农家入梁_大国将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多谢子梁大夫为我等指点迷津。”

  在西山的梯田上,许行带着二三十名弟子,以一嘴楚国口音,激动地向李郃表达了谢意。

  自去年被儒家圣人孟子羞辱后,他们师徒在滕国的名声就一落千丈,滕公虽然没说什么,但待他们也不如曾经那样器重,于是在过了一个冬季后,他们今年年初才决定离开滕国。

  不夸张地说,在逃离滕国的那一刻,许行与诸弟子心中是迷茫的,虽然宋墨钜子田襄子当时建议他们投奔少梁,但许行心中已经失去了昔日从楚国投奔滕国时的激情,只想找一个能够接纳他们的生存之地。

  可没想到他们来到少梁后,却遇到了为他们指点迷津的人——旧梁大夫李郃。

  这位论年纪跟许行儿子辈差不多的年轻人,竟给他农家指明了努力奋斗的方向,而且足足是两件大事!

  提高亩产,辨别百草,许行当然知道,这两件事无论哪一件都是需要他穷尽一生心血才能办到的大事,相较因迷茫而蹉跎,他更希望有奋斗的目标。

  李郃上前扶起许行,笑着说道:“先生言重了,应该是我要代少梁感谢先生才对,毕竟这两件大事,哪一件都不容易,若诸位能办成,首先得益的也是我少梁……”

  “不。”

  陈相上前握住了李郃的手,让李郃生生收了他老师许行的一拜,随即,他拱手对李郃解释道:“子梁大夫不知我等那日遭孟子羞辱后的愤慨与迷茫,许师也好,我等也好,都是发自肺腑感谢子梁大夫,感谢子梁大夫为我等指明了方向。”

  诸农家弟子纷纷点头附和。

  “这……那好吧。”

  众意难违,李郃受了许行与诸农家弟子这一拜,随即扶起许行道:“作为少梁的邑大夫,我不宜插手农家与儒家的恩怨,但……若是诸位愿意在我少梁定居、任职,传授农家经验,我可以向东梁君进言,奉农家为我少梁国学之一,位在墨、法两家之后。”

  位在墨、法两家之后?那岂不是……

  陈辛惊奇地问道:“那岂不是在儒家之前?”

  包括许行与陈相在内,诸农家弟子惊喜地看着李郃。

  李郃想了想,决定如实相告:“在我看来,儒家糟粕太多,精华太少,因此我将其放在末位,毕竟,儒家到底是有些可取之处,比如孝顺父母、尊师重道。当然,一味强调‘守孝’什么的,那就没有必要了。”

  作为前儒家门生,大儒陈梁的弟子,陈相、陈辛连连点头,他兄弟俩就是因为儒家没什么实际的东西,这才投奔了农家。

  从旁墨践亦是点头附和,在他看来,儒家不务实,夸夸其谈,排在少梁国学的末位,也算是给儒家面子了。

  下山后,李郃带着众人回到了旧梁。

  与合阳不同,旧梁城内到处可以见到草鞋麻衣的墨者,甚至来往的百姓,对

  请收藏:https://m.kk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