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16章引信_大秦工程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将炮弹推出炮膛前就将引信点燃。

  这种炮弹一直到美国南北战争时期还在使用。

  沈兵要的就是这炮弹。

  它只需要简单的几步:

  一,空心球体。

  二,带凹槽的圆柱形木托。

  三,引信。

  前两者都比较容易,引信有些难度。

  困难处在于没有可以稳定燃烧的硬质火药。

  不过沈兵很快就找到了一种替代方法:

  将引信做成两层,外面一层大小等都一样,中间也是镂空的。

  里面一层原本应塞上硬质火药,沈兵就用木管缠上普通导火索取代。

  普通导火索的缺点就是燃烧速度太快且速度不一……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在内层木管刻上一道道螺旋凹槽,导火索沿着凹槽螺旋而上。

  于是这导火索看起来只有引信的长短,但实际上却是绕着其圆周一圈圈的往下延长了引爆时间。

  这炮弹的制作会比普通实心弹复杂一些,而且还需要铁匠、木匠及火药相结合。

  不过对欠等人而言却是小事一桩,不过几天的时间就按沈兵的要求制出了数十枚。

  沈兵试了几次,对情况很满意。

  当然,这所谓的“试”不是拿着炮弹试,而是试引线的燃烧时间……这里的关键就是引线燃烧时间是否足够慢。

  所以沈兵要做的只是随便挑了几个引信出来,然后点燃这一头看看其燃到另一头的时间。

  欠向沈兵报告道:

  “属下等严格按大将军要求制作,不敢有半分懈怠。”

  “为了让引信燃烧速度更慢,已大幅减少引信中的火药。”

  沈兵点了点头。

  引信速度可以说是“宁缺勿滥”,也就是说宁愿引信无法引燃也不能让它过快引燃炸药。

  否则一个不小心就是炮毁人亡。

  好在秦军对工匠及装备的制作要求都极为严格。

  比如这些引信都详细记载了是出自哪些工匠之手何人监制……引信、炮弹之类的与寻常装备不同。

  秦军对寻常装备比如弓、盾、盔之类的,会在装备上就刻下制作人,如果有质量问题就直接追责。

  但炮弹、引信刻了也没用,用上一回就炸粉碎了,想找责任人也找不到。

  于是监制就会将其登记在册并分箱装,比如某某制作的引信装这一箱,若出什么问题……这事故的严重性只怕那工匠都要满门抄斩。

  因此工匠们哪里还敢粗制滥造,每一步都严格按要求制作。

  这也为火炮的使用提供了安全保障。

  接着沈兵又试射了几发炮弹……那炮弹一发过去,就在几百步外“轰”的一声炸开。

  在周围观看的王贲等人初时还不明白沈兵折腾这折腾那的是为了什么,直到这时才明白这炮弹的厉害。

  他们愣了一会儿后随即便兴奋的欢呼出声:

  王贲激动的大叫:

  “大将军,此物……此物居然能如‘霹雳火球’一般炸开?”

  李岩则用不可思议的表情望向远处被炸起的烟雾,说道:

  “岂只是‘霹雳火球’。”

  “它只怕比‘霹雳火球’还要厉害数倍!”

  李岩说的没错,它的确要比“霹雳火球”厉害数倍。

  因为这炮弹的装药量更大且火药配比也不同,再加上还有爆开、飞射的弹片……

  请收藏:https://m.kk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