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4章 新政风波(8)_末世帝国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自强而御外辱。王不知自强,则民弱,民弱则国亡,无王又何来天下万民。所谓天下皆万民,天命自有定数,以老夫所见,不过一方拙见罢了,不足为道。”

  “师公所言既是,晚辈自愧不如。”恭首谦俯首阿谀。

  他是公孙岳门生,自然信奉雄论道流派,长陵子又是雄论道泰斗,恭首谦自当为其马首是瞻。

  不待众人思索消化,此时广叔子又道

  “长陵公,此言未免托大了吧。天道之事老夫不敢妄言,但倘若如公所言,天下万民身系君王,王不强,则民弱,国则亡。敢问长陵公,今朝可还是梁朝之天下,诸侯可还是梁朝之诸侯。若是天子羸弱,天下又何以奉天子为尊,还请长陵公指教一二。”

  广叔子倒是狡猾异常,按长陵子说法,天下是王的天下,而非万民之天下,臣民是王的臣民,而非天下万民之臣民。如果君王软弱可欺,便会亡国,因为君王无能累死百姓。

  而时下梁朝已经名存实亡,只剩下梁国屈居于中原蕞尔弹丸之地。但是几百年过去,也没见有诸侯王灭了梁国。如果以此为论据,长陵子的说辞倒是靠不住。

  当然,诸侯不灭梁国有诸侯王的政治考量,梁国仍然自称天子立于中原,头衔依然比诸侯王高出一头,名义上梁天子依然是列国都承认的共主,实际上已经难有作为。谁要是先灭梁朝,无异于篡权夺位改朝换代,以天子自居而凌驾中原,届时其他诸侯国怎么看,这一点非常重要。

  广叔子现以梁国为例,反驳长陵子霸道论,倒也站得住脚。

  “三老”几乎同时开口辩论,大殿众人一时分成多派,私下高勋凑近说道

  “魏贤弟所议甚是精辟,为何此前却不见贤弟来此纵论呐。”

  百里燕摆摆手,脸色无奈

  “高兄,你看在场众人,可曾向府库缴纳一文钱税负。”

  “贤弟何意?”

  高勋不解,百里燕故作正色,声音放到极低,生怕被他人听去

  “现场众人既不缴一文税负,又无需承担徭役,甚至不曾为国流血,却在此终日白吃白喝咸国米粮,依在下所见,一干人等与吃饱了撑着的酒囊饭袋无异。”

  “哦……原来如此啊……”

  百里燕两世为人,看待纳税问题的角度,远超今人学识。

  但凡在议贤馆纵论国政者,不说全部吧,少说百分之七八十都是既无工作,又无收入,也不曾当兵流血,更不需要他们服劳役,只因为他们识字,可以享受到时下社会的特权照顾。

  就是这么一帮几乎无法为国家创造价值的人,百里燕、高勋私下都称之为酸腐文人。

  他们无法为国家创造价值,却天天吃住在议贤馆免费食宿,有甚者毫无基层工作经验,但凡凭借自己一张三寸不烂之舌,便能博取达官贵人的重用,其中尤以相国公孙岳

  请收藏:https://m.kk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