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71章 家书_末世帝国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天

  “将军,御客一口索要如此众多军资,未免太过分了!”

  卢皋不满极为不满,素来温和的司空南此番也义愤填膺

  “卢将军所言极是,一次比一次胃口大,这仗才刚开打,还不知道要打几年,年年如此讨要,咸国就是有金山银山也给掏空了。”

  百里燕却是不以为然,摆了摆手道

  “诸位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本将岂能便宜了尉迟光。眼下我军辎重转运尚无着落,若是不能结好御客,令其替我军转运筹措粮草军需,不用等到夏季,我军将无粮可用。若是从咸国向南运送粮草,怕是要二十万民夫,或是数万驴马,才能供应我军一万七千多人,多数粮草最后都是消耗在运输途中。

  故而本将与尉迟光和大王约定,由尉迟光以咸国货品为资,南下途中替我军筹措粮草。”

  “那万一尉迟光不答应呢?”苏洪道。

  “他断然不会拒绝。”百里燕肯定道“咸国以五十万斤钢坯作价,换取尉迟光替我军筹措转运辎重军需,其定会答应。这远要比获取索取些兵器要划算得多。”

  “五十万斤,那要打多少兵器!”

  苏洪大吃一惊,卢皋忙道

  “将军,这未免也太多了,咸国能拿得出来吗!”

  “呵呵,这还多。仅仅盛元627年八月月至629年三月的一年半间,永兴城积攒的钢坯不下三十万斤,若非煤炭不足,工匠不够,冶炼之法上欠火候,一年积攒铁料何止二十万斤,日后年产百万、千万斤都不是问题。今年永兴城工坊扩大之后,将能生产更多钢坯。”

  咸国鼎盛时期,年产锡铅铜也不过两百多万斤,生铁、粗铁、精铁几万斤,而所需耗费的煤炭是金属冶炼总量的三到五倍,咸国眼下煤矿十之七八沦丧,只能依赖国外进口,对卢皋、司空南、苏洪、许捍等人而言,年结余十几二十万斤钢坯已经是天文数字。

  永兴城建起来后的第二年,五成的冶炼产能转向生产钢铁,四成用于冶铜,仅一成用于冶炼农具所需生铁、粗铁,因此钢产量较为可观。

  但铜、铁的总产量创金属产量历史最低记录,因为炼钢所需消耗的煤炭是青铜的数倍,钢材产量越大,分配给其他金属冶炼的煤炭热值越少,于是咸国铁产量猛增,但金属总量是在下降的。

  年结余二三十万斤钢坯,实在算不得什么惊人的产量,折合吨位也就七八十百多吨,事实上一个小型机加工厂一年产生的铁屑都不止一百多吨。

  以北宋鼎盛时期为例,仅仅华北京畿地区一年的钢产量,就达十五万吨之巨,英国直到十八世纪年产钢还不到十万吨,对于眼下处于青铜铁器变革之下的咸国,乃至整个中原各诸侯国而言,十五万吨应才是既最基本的目标,而在此之前,教育和技术仍是阻碍进步的瓶颈

  请收藏:https://m.kk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