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04章 野蛮发育_末世帝国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处。

  制取到阿司匹林后,百里燕重新冠以了“万事药”对外销售,而在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这种万事药一直是创收的重要来源。此外也从煤炭内提取合成磺胺,磺胺的出现解决了很大的早期消炎问题。

  增开三门学科的同时,永兴城经过十数年发展,基础工业产业完成原始积累,相关技术条件已经成熟,同时城内空间日渐狭小,考虑到污染和新开化工设施,百里燕决定在永兴河上游瑞田,就地扩建瑞田塞,筹建新城。

  将食品、纺织、制药、医疗卫生用品、榨油、酿酒、制酱、陶瓷、初级木工、皮革等无污染轻纺食品产业迁徙至瑞田,永兴城保留冶金炼焦、机械加工、兵器生产、光学玻璃、核心教育、设计制造研发、医学研究、量具制造等核心技术产业。

  同时加大对乌坪以东黑土地森林的开发,满足瑞田所需基本原材料的需求。

  即将开设的化工坊选址定于麟城,麟城主城治所距广信以东一百五十里,背靠大海有个小港。

  有鉴于化工的污染,而麟城更适合工业排污,同时麟城是百里燕荒村最早发迹之处,硝酸钾和高岭土都在麟城发现,有利于就地供应硝石、芒硝制造硝酸和两碱,以及其他工业产品。

  麟城如今由广信控制,人口从当初的三四万人增加至如今的十二万人,但经济一直没有什么起色,成为北海郡一处财政黑洞,朝廷正好籍此机会,接管麟城。

  当然,要广信轻易交出麟城显然是不可能的。

  永兴城于636年开建,641年年初和年底陆续完工两艘万石级大船,期间经过工艺调整,半途又开建两艘较为成熟,形制更为科学的风帆战舰,于643年再陆续建成两艘风帆万石战舰,同时在建工艺简化版万石商船十艘,工期也大幅缩短。

  644年万石船声名鹊起,陆续接到各地订单数十艘,受制于永兴河通往北海郡沿下游河道宽度和吃水,万石船以上通行困难,将部分造船业迁往海港势在必行。

  为此百里燕将永兴部分造船、酿酒、制酱、椰油、香料种植、茶叶、木料加工、纺纱纺织、初级皮革加工、养殖等经济产业分配至广信,并允许北海郡各地种桑养蚕纺丝扩大丝织品产量,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商品需求,同时在万石船基础上积极研发两万石级风帆战舰,为组建海军做准备。

  瑞田、麟城的建设与永兴产业外迁同时进行,原本要让刘盾和赵矩父子主持,然刘盾于642年寿终正寝,赵矩又年事已高,其子赵乐、赵升远在甘府、德康两地出任郡守,遂只得由刘灶、刘川父子与司空南、赵安陵、关龙翔牵头。

  搬迁工作多少程度上影响了永兴的收入,以至于643年、644两年收入不增反降,咸王为此数次召

  请收藏:https://m.kk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