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811章 经济新高度_末世帝国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产更多天平秤用于各地榷市、商市交易。你等讨论半日,可有想到良策?”

  “每根足额的过秤,还能有什么办法。”

  乔郡主沮丧道,似乎也无计可施。这时姜蓉接过话说

  “燕子,永兴城那么厉害,就能不能用什么手段让金银定住,不走样?”

  “怎么说呢,我也不是没想过,有是有办法,但眼下做不到。”

  要说阻止通过酸解置换法获取贵金属,并非没有办法,可以在寸银的三分之一长处镀金,在寸金的三分之二处镀银。

  由于镀有金银的金属层较薄,而酸腐蚀置换的过程是均匀腐蚀,因此镀金和镀银会在腐蚀中消失,由此镀过金银的寸银、寸银具有了一定防伪性,长期使用的磨损仍然具有较高的鉴别力,另外也可以镀其他金属防伪、防腐蚀。

  但金属镀膜,或是用化学镀,或是电镀,电镀眼下尚不具备,化学镀存在金属活泼问题。

  既只能用惰性金属给活泼金属化学镀,而金比银的惰性强,化学价高,而化学法给黄金用镀银,二硫化碳没用,必须使用剧毒氰化物,鉴于麟城化工能力有限,不存在大量生产氰化碱和处里氰化物的能力,而电镀则不存在这些问题。

  由于以上两种技术的制约,当下很难给金银镀层。

  唯一的物理手段只有严把进口关,所有金银逐一过秤,但过秤后再次流出,很难保证几年后咸国发行的贵金属流入卫国再被剥一层皮。而且,锱铢必较让交易变得繁琐,容易引发经融梗阻。

  见百里燕同样束手无策,气氛立时沉寂许多,这时萧儿一旁说道

  “侯爷,萧儿倒是有个法子,就是不知道中不中用。”

  “哦,说来听听。”

  “眼下用餐、洗浴、茶馆都出签用票,一根筹签一张票都写定额,结账时也用签,由此可知顾客支用几何,而后结账。若是存入钱坊、国库的金银也能用签用票,不仅免去了金银多次过手,而且可用签票代用金银,岂不更方便。”

  萧儿言毕,乔丞抢话先说

  “三夫人想的很好,可如今存入钱坊的金银都是短斤缺两,花出去的却是足额金银,签票如何能代用。”

  “说的是啊。”姜蓉肯定道,接着又说“签票用价额标定,那是死的,而金银的过人无数,数年十数年总有缺额,签票写着十根寸银,但十根寸银经年累月的流转,不一定就足额,这怎办。”

  众人一轮不休,丁肃插话说道

  “侯爷,老夫有句话不知中听不中听。”

  “丁财东请说。”

  “老夫以往前去西海通商,每次都携带数以万计的金银,可谓富可敌国。随着这些年名气大了,路上带着几百人都还提心吊胆生怕被人抢了。所以私人金银带的多,不仅搬运不便,还不安全。且各地交易的金银或多或少都有缺额,而又不能逐个过秤。

  老夫想,要是能将金银与签票挂钩起来,或许不失为一件好事,但大夫人和乔少侯说的也有道理。金银流转总有缺额,而票面却是定额死票。在民间流通问题倒也不大,可要是进了国库,一个不多,十个百个成千上万,那可是不得了的数额。”

  “丁财东、萧儿的意思我明白了,你们是想用票代钱,让钱与签票等价,而钱在流通时会有缺额,因而同价的签票与同价的金银无法保证足量,可是这个意思。”

  “正是。”

  丁肃点头道,乔郡主接话说

  “兄长和蓉姐姐也是这个意思,我刚才也想,眼下永兴城能耐那么大,每年的白纸成千上万,又是印报纸又是印邮贴,他国还仿不了,若是印城签票代钱用,与金银挂钩,就像丁财东说的那样,既免去了搬运和损耗,还方便使用,岂不一举两得。”

  乔郡主说到了百里燕的心坎里,无形中将经融推向了新的高度。

  。

  请收藏:https://m.kk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