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50章 西行考察记(3)_末世帝国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速度,如果步军常行军,得需半年以上。

  梁国以贸易起家,都城津邺亦建在海边,城池国模达到了惊人的围长六十里,城高五丈,与千岳山主城有的一比。

  百里燕入央的消息一早传到了津邺,天子安排安泰侯姬通之子姬康,景尚公之子李懿出城相迎,一起出城迎接的还有咸国常驻梁国使节刘伯勋。

  虽早有准备,但津邺城内与陔陵简直大相径庭,不免有些失望。

  百里燕此前知道,曾经盛极一时的津邺城如今远逊于陔陵,乍入城中却没想差距会如此之大。

  百里燕主政期间大刀阔斧规范了市政建设,将陔陵以诸如唐长安城一般,尽可能规范成一块块的坊市、街坊,但不做夜间封闭禁街。并通过局部拆迁、城区合并,兴建功能性设施等举措,在格局大体不动的前提下,加宽了道路,规范用地,创造了良好的商业环境。

  反观津邺,充其量比三十年前的陔陵略好,主干道依旧狭窄,勉强能容两辆普通双轮马车并行,或是一辆普通四轮车辇,咸国四轮马车上街十分吃力。

  道路两旁嘈杂的店铺与街市无序的到处开店,爆炸的商业发展又挤占了本就不大的接到,脏乱差随处可见,流民更是三五成群,乃至成群结队穿行而过,到处乞讨,乃至引发治安混乱。

  陔陵商业的崛起,城西与城东庶民权贵的界限便不复存在,城西大量的平民阶层或是接受拆迁,成为城内雇主的伙计雇工,或是经营小本生意盘活生计,也有差遣后选择下乡务农的。

  总之现在的陔陵几乎看不到成片的平民棚户,取而代之的无不是一栋栋拔地而起的楼宇和商铺,成为新贵和富人们争相获利的资产。

  津邺也算是中原大陆首屈一指的大型商业都市,从姬康口中不难听出,这些年梁国也不断效法咸国,鼓励私有商业发展,整体有些效果的。

  然百里燕看来,梁国的商业发展本质上仍是形而上学,其依旧没有摆脱贵族对市场以及资源的的基本垄断。

  并不能像咸国那样逐步推行政治改革,开放中下游市场资源,调动市场和人的积极性,通过国家宏观调控和自由市场机制,合理配置资源。因此梁国的繁荣是表面上的繁荣,根本的经济结构和深层次矛盾并没有实质的变化。

  此外管理和行政措施的保守,错失了利用其表面的繁荣,使之回哺农业,深化种植业向高效养殖业发展,相反表面繁荣带来的收益,都进了权贵阶层的口袋,逐步丧失了继续拓展的积极性,而民众从中没有得到多少的实惠。

  入城时已是下午,根据官方安排,百里燕应下榻此前辟出的咸国公使馆。百里燕只将随扈与财货运往公使馆,看押起来,自行带着家眷去见姐姐百里燕。

  津邺是天子都城,因此有个很

  请收藏:https://m.kk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