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二七章 钉子户遇见钉子户(爆更五求订阅)_大明钉子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婆婆一听王家自己相中了一门亲事,那跑的真是飞快,就王家这条件,那是准成啊,何况王家又那么大方。

  确实成了,刘婆婆和苏子玉的娘赵氏一提,当场就答应了。

  赵氏一开始还以为是王越呢,谁叫王越总是把女儿调来调去的,也怪不得她误会。不过想想也是,自家女儿比王越还大着一岁呢。王卓也不错呀,和女儿年岁相当,起点城二号人物,大明三品参将呢,确实高攀了。

  这个消息很快就让和赵氏一起工作的,洗衣房里的大妈大娘们知道了。

  那真是各种羡慕嫉妒恨呐!

  “赵氏有个好女儿呀!”

  “唉,我那女儿怎么就没有那么好的命呢?”

  “就你女儿那瘦小枯干的样子,谁能相的中?”

  “赵氏要享福喽,王家可不得了呀!”

  ”别羡慕人家,说起来我们都是沾了王家的光!”

  “说的对,没有王家,我们还在喝西北风呢。”

  “就是,就是,现在的日子多安逸?什么都不用操心,每个月二两银子拿着,打着灯笼都找不到的这样的好事。”

  “鞑子都拿我们没辙,起点城安全的像铁桶似的!哈!”

  歪楼了。

  石景山工业区工地。

  依据王越提供的图纸,各个工厂的围墙已经开始建设,土地平整工作已经展开。由起点城老工人们带领十几万被救百姓,陆续投入到建设中。

  现在建设用的砖头,都是由王越提供的液压式制砖机提供。

  工业区用地大部分都是从京城各勋贵家买来的。由此为基础,向周围扩张吞并了几十个村落。

  由于清军入侵杀害和掳掠人口,几乎村村十室九空,房屋大部分被焚毁。幸存的人家遇见起点城大肆收购土地,高薪招聘务工人员,犹如黑暗遇见光明,使王越的收购土地与拆迁进程无往而不利。

  但也有意外,民政处长王炳汉向王越介绍道:“王大人,就是这一家。爷爷叫杨万喜,奶奶董氏,有个孙子今年十六岁,已经在我们工地上做工。家里的其他人都被鞑子杀了,就剩他们爷孙俩,这是他们的祖宅。”

  王越是接到民政处拆迁遇阻的汇报后,专程赶来的。起点城的购地拆迁协调工作由民政处牵头,治安处和天策军协助。

  由于战乱和这时代人的畏官畏富思想,加上起点城大把地撒银子,拆迁工作一直都很顺利。没成想,还是遇见了钉子户,王越对大明版的钉子户还是很好奇的。

  可以看的出这个叫杨庄的村落,已经破败不堪,房屋被焚毁大半。杨万喜家比较幸运,基本还算完好。

  可以看的出曾经家境不错,竟然还有雕梁画栋的痕迹,很可能家里祖上也是有过辉煌的。不过房屋已经年代久远失修,看上去很担心随时都会垮掉。

  杨家的祖宅和明末的大明何其相似!王越这样想着问王炳汉道:“你没和杨万喜说明我们的补偿银和补偿条件吗?为什么不搬?这房子看上去已经是危房了啊。”

  王炳汉为难地道:“王大人,我们民政处的人都和他们说清楚了。宅基地拆迁每亩五十两之外,两年内再给每户建新房,在此期间没有地方住的,我们起点城来解决。这个杨万喜死活不听呀!说这是祖宅,万万拆不得,谁拆就跟谁拼命。”

  请收藏:https://m.kk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