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三章 雨后春江色(第二更)_大虞骊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迹,所以我说它‘假’。”

  原来,叶蓁想起了自己以前不知道在什么地方看过的一部盗墓小说,里面就有一幅类似的书法作品。因为古时候的造纸术是用纸浆一层一层叠铺上的,风干以后变成了纸,比现代的纸厚了许多,容易分层。而那幅书法作品就是被手法精妙的人用“浸水法”把纸张分成了三层,十分小心地揭去了最上面的两层,这样一来就由一生三,一下子变成了三幅真迹。

  晋代是书画名家辈出的时代,促进了书画用纸的发展,那时的纸大多用麻和楮皮制造,比较厚。而这幅雨后春江图尽管已经装裱过,摸上去却相对轻薄,所以叶蓁才有了如此大胆的猜测。

  众学子听叶蓁一说,忍不住都上来摸摸看看。云泰倒也不计较,哈哈大笑道:“叶公子今日一言如醍醐灌顶,原来世上还有这种法子,真令人大开眼界!”

  他虽然花了五十两黄金买了半个“赝品”,但倒也的确是顾恺之的真迹,他开心之余,对叶蓁大加赞赏。又听旁边有好事者给他绘声绘色地讲了前日叶蓁讲中庸论道的事,更加对叶蓁钦佩不已,早把之前对象雄学子的犹疑抛到了九霄云外去了。

  这一来,满屋子的学子更是对叶蓁没有了质疑和不屑,都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他们将叶蓁和云泰围了个水泄不通,纷纷开始讨教起名家手笔的绝妙之处来。叶蓁三板斧砍出去以后再也没有更多的心得可以和众人分享,只得尴尬地站在人群中唯唯诺诺。

  直到元笃之老先生面色不善地走进了持志斋,大家这才匆匆回到座位上,开始了一天的学习。

  下午学习结束,叶蓁正要和丹吉回家,忽然被学子们拦住了。原来这些太学的学子们平日里除了背书学习,还经常以“斋”为单位展开一系列的课外活动,其中最常见的是室内活动“投壶”和室外活动踏青,今天这些学子们就要去郊外曲江附近游玩,因此邀请叶蓁和丹吉同去。

  魏王云泰略一思忖,对大家说道:“今日得了顾长庚的真迹,又得了叶蓁公子的慧眼,实在是十分高兴。我看踏青就免了,不如由我做东,请大家今夜在骊烟阁小聚如何?”

  看得出来,魏王云泰虽然贵为皇子,但在这持志斋里却丝毫没有皇子的架子,和大家可谓是打成一片,其乐融融。学子们中除了遣虞使之外,也都是京中的贵族子弟,对皇子也肯定是着意结交,因此平日大家对魏王的提议可以说是立即应承。

  但此时魏王刚刚说完,就有几位学子纷纷说道:“殿下,听说骊烟阁的顾紫鸢前些日子刚刚转投了落玉轩,这永安第一乐坊的名号,以后恐怕就要让给落玉轩了。“

  “是啊,我听说骊烟阁已经连续几天没有开门迎客了,据说郑掌柜告了病,正在静养呢。看来紫鸢姑娘这一走,给郑掌柜的打击着实不小。”

  魏王云泰这几日一心放在了顾恺之的画作之上,并不知道这件事,此时听众人一说方才知晓。他也不介意,笑道:“那就去落玉轩好了。”

  于是定下了今夜戌时,持志斋的众学子们在落玉轩齐聚。

  大家这一说,才让叶蓁猛然记起,自己还答应给郑掌柜找个胜过顾紫鸢的歌姬一事。她当时答应得痛快,谁知这两天忙着学习、搬家,倒把这件事给忘了。一听郑掌柜病了,叶蓁心里隐隐觉得有点对不起那位平易近人的女子。

  想来她一个女子只身经营着一家乐坊也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不是自己那天多管闲事,说不定顾紫鸢的事也许还能有一丝转圜的余地。当下叶蓁就在心里暗暗盘算,一定要给郑掌柜一个满意的答复。

  请收藏:https://m.kk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