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00章 刺枪法:从入门到入土_国姓窃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惜研发周期就已经太长,所以只造了几根样品,至今一把火枪都还没大规模量产。

  沈树人让张煌言查了一下兵仗坊的生产计划和产能,得知“如果要先确保1200根刺刀、长柄斧全部生产完,再开始生产火枪”的话,

  那么冷兵器的生产任务就能排到四月初,四月开始转产火枪,大约能实现每个铁匠每月生产一根半新式镗孔火枪、或者是三到四根卷管火枪。

  黄州兵仗坊现在有八十个熟手军工铁匠,一个月就是120根镗孔火枪或300根卷管火枪的产能。

  要想加速,那就得再想办法加机器设备、多招募熟练的军工铁匠,并且多砸银子、解决铁矿铁材来源……

  供应链要快速扩大可不是那么容易的,很多环节都会被卡脖子。

  懂得造军械的铁匠每个府、省也就那点人,是受朝廷严格控制的,沈树人没法直接挖现成。要从普通民间打铁农具的铁匠转产,或者带学徒,也要时间培养。

  钢铁原材料的采购也不可能随便扩大,他现在这点钢铁都还是找对岸左良玉辖区的黄石铁山(大冶铁矿)进的货。

  这些都不是几个月之内能提高产能的,还不如指望快速升官、扩大地盘后,来占据更多的资源。

  所以,今年四月之后的八个月之内,沈树人估计自己手下的军工产能,累计也只能生产大约1000根镗孔火枪,或是2500根卷管火枪。如果还要配套近战冷兵器的话,这个产能还能降低四分之一。

  只有指望这些武器,先打一场胜仗,再多占点地盘和资源,慢慢滚雪球了。

  ……

  军工视察一直持续到中午,草草吃过午饭后,沈树人又马不停蹄看了士兵操练。

  随着七八百根刺刀、长柄战斧正式列装火枪部队,沈家军那一千名鸟铳手/鲁密铳手,也已经练了一个多月刺杀操了。

  斑鸠铳手,当然是对应地练习长柄战斧战术。

  从正月元宵节之后,左子雄和皮萨罗两人就玩了命的操练。

  一开始刺刀不够用,就分三批次训练,一些人睡觉、休息的时候,另一些人拿刺刀训练。后来武器数量上来了,才全面压到两批次轮流训练。

  左子雄对刺刀战术不是很了解,最初半个月他也只能观摩为主,看拿着高薪的西班牙籍教官主导。

  好在左子雄天赋不错,武艺高强。这么看了十来天,就把刺刀相比于长枪的差异所在,大致摸明白了,然后他也加入进来,亲自带一批士兵练,也好跟皮萨罗错开时间。

  如今已是左子雄亲自练习刺杀之后的二十多天,部队的精气神都不太一样了。

  沈树人为了显得更加亲近士卒,也特地没拿折扇来,而是换了一把铁骨铁面的方形团扇,遮在眉毛前阻挡阳光,仔细检阅士兵们的刺杀。

  当天的阳光还挺猛,士兵们

  请收藏:https://m.kk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