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3章 何必当面装逼打脸呢,闷声发大财就_国姓窃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官的架子,只是以朋友论交。

  沈树人也给足了他面子,提出的条件表面上都是出于公心,为了尽快恢复襄阳周边的统治秩序。他一边提出让他手下的人暂时代管襄阳等地政务,一边提出了一堆拟定提拔的人选。

  “阁老,襄阳、郧阳等地再乱不得了,出缺的官员,我这里想到了几个可靠之人,还请阁老帮着斡旋,争取年后就能任命。

  陈新甲陈尚书那边,也掌握有战区地方官一定的任命话语权,只能指望您给陈尚书打招呼了。”

  说着,沈树人就报了几个名字。

  他希望崇祯十五年年初,就能由他的同年好友方以智,以及当初同年二甲头名的葛世振两人,分别担任襄阳府、武昌府这两个要害所在的知府。

  方以智是因为有家族势力帮他立功,沈树人跟他关系好之前也有帮衬,所以如今已经做到了安庆府同知。

  安庆府的级别地位也是不低的,毕竟后世的“安徽”地名就是来自安庆府和徽州府各取一个字。方以智是今年年初在安庆府升到副职的同知的,干满一周年后、表现好,升为知府,在崇祯末年也属正常。

  葛世振倒是家世并不显赫,但他历史上是崇祯十三年的榜眼,如今因为沈树人的蝴蝶效应、那一届的一甲三人组全都换成了后世的汉奸降臣,葛世振被挤到了总榜第四名的传胪。

  作为传胪,殿试考完后也是有担任庶吉士镀金的资格的,升官速度也就会比那些直接外放地方的同年快不少。因此沈树人要运作他为知府、用同年来充作自己的心腹,也说得过去。

  至于沈树人当初结交的其他同年朋友,或缺乏功劳,或缺乏资历,还不可能运作到知府级别上,但做个同知、通判也都是没问题的。

  这些人里,很多缺乏关系的如今还在地方上当知县,沈树人肯看在同年之谊帮衬提携,他们自然会感沈树人的恩,到时候忠诚度和控制力也就绝对保障了。

  当然,为了给杨嗣昌留够面子,沈树人从头到尾没有说“我希望哪个人具体安排到哪个位置上”,他只是把名单、履历都介绍了一遍,说了自己希望填补的空缺的级别。

  至于同一级别里,具体用谁做哪个官,全看杨阁老建议!

  换言之,杨嗣昌可以决定究竟是让方以智当襄阳知府,还是武昌知府,甚至汉阳知府。沈树人只要这几个人当知府,具体谁知哪个府,沈树人充分尊重他。

  好在杨嗣昌也不觉得过分,只是公允地审视了一番沈树人的名单,公事公办地说:“这葛世振毕竟是传胪,还厮混过庶吉士,升快一点情有可原。

  方以智跟你一样,只是二甲最后几名,你却有那么多功劳傍身,他有什么?若想当襄阳或武昌知府,只能指望在下半年再立点功劳——

  革左五营,如今已灭其

  请收藏:https://m.kk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