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43章 以秒杀速度光复山西_国姓窃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如果要确保起兵前送到,那我们至少在起兵前半个月就要让信使渡过黄河,如果信使被抓了,鞑子也会提前半个月知道这一情报,并且充分准备,到时候反而可能设伏将计就计!

  所以,我们不用给姜瓖回信,直接指望他到了日期直接起兵!反正我们已经做好准备,听说姜瓖起兵立刻就能接应!”

  史可法闻言后,不由担心:“可是姜瓖信里,要求我们回信了,如果我们不回信,他不知道大明肯不肯支持他,能不能及时支持到他,他还敢起兵么?”

  朱树人却笑了:“你想想,如果姜瓖要求了我们回信,我们却没回信,他会怎么想?难道他会认为,是大明不想支持他么?

  不!他只会觉得,是他的信使被鞑子杀了!他的信也被鞑子截获了!如果事情已经泄露,那他就不得不反,哪怕没有我大明接应,也只能垂死挣扎,死中求活!

  否则豪格都知道他要反了,还会留他活命?谋反这种事情是没法停下来也没有回头路的,只能一条道走到黑!”

  朱树人分析完后,也只能感叹,史可法顾炎武这类正人君子,对于谋反者的心态揣摩得还是太少了,一看就是谋反经验不足啊。

  哪像他朱树人,说出来的话一听就知道是谋反专业户。

  ……

  确定了不用给姜瓖回信后,事情的进展还真就少了一些风险。

  因为随着姜瓖的起兵筹备,清军在晋南和河内的部队,还真有略有些警觉。

  豪格原本也有打算进一步削弱绿营汉将的权力,双方本就处在容易擦枪走火的半紧张状态。

  如果大明方面回信了,虽不能说信使一定会被清军截获,但危险肯定是巨大的。

  但大明没有回信,洛阳的明军还丝毫没有露出备战的动向,这一切反而麻痹的清军,让清军以为姜瓖并不存在跟大明的勾结。

  世上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提防没见到效果,自然会慢慢松懈。

  加上有些人觉得,姜瓖前年送嫡子到北京“习满洲礼仪,以便朝廷量才取用”、实质上就是当人质,姜瓖也没有反抗,看来不至于突然铤而走险。

  否则他留在北京城的儿子,岂不是要当场被杀?

  而姜瓖那边,左等右等,到了九月十五还没等到大明回信,原本这天就该起兵了。他又比原计划多拖了两天,最终九月十七实在等不住了,各种“事情肯定已经泄密,说不定豪格派人来收我的人都已经要入境了”之类的脑补,最终逼得姜瓖神经质般起兵。

  两三天之内,大同、太原、汾州、沁州四府先后扯旗举事,宣布重归大明。

  起兵之后,姜瓖一边死守大同、太原二府东部的太行山险隘,防止河北清军翻越太行山。一边肃清内部残余的忠清势力——

  毕竟,姜瓖的势力也不是铁板一块,他内部不是

  请收藏:https://m.kk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