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24章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_国姓窃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多少军饷,他们也是愿意打顺风仗的,这是难得的抢劫牲畜财物和掳掠人口的机会。只要明军扛一开始的攻坚阶段,后续追杀抢东西谁不会啊?

  哪怕血战中还要死几千族人士兵甚至更多,相比于歼灭斩获和战利品而言,那也是舍得的。

  草原人本就凶悍轻视性命,只要能掳掠,死点人不算什么。

  这一切的天罗地网,让噶尔丹彻底被打断了脊梁,连快速全身而退都做不到了。

  四面八方的明军喷子铁骑和察哈尔科尔沁骑兵,追着已经失去统一指挥体系、各自为战逃命的准噶尔溃军狂撵。

  绵延百余里的战场,被不断穿凿切割,到处都在实现一个个小的分割包围圈。

  最靠近战场东部的准噶尔军被成建制包围,不是负隅顽抗死战,就是最终不得不投降。

  他们也知道柿子挑软的捏,在被围困后就专挑跟自己同族的察哈尔蒙古人打,觉得他们更弱,那个方向容易突围。

  结果原本只是打算来捡便宜打顺风仗的察哈尔人和科尔沁人,也不得不自吞苦果,在跟准噶尔部的蒙古内战中互相消耗人命,最后各自的伤亡都过万了,但还是准噶尔人死伤更惨得多。

  准噶尔部部署在东侧的部队,最终被全军歼灭。只有靠近战场中部和西部的军队,才有可能突围。

  而后续的追击战,又持续了好多天。李定国手握数十万大军,但他并没有在第一场决战中,就把全部底牌压上来。

  这说明他显然是想到了,草原上骑兵来去如风,指望一下子撵住对方尾巴或者彻底包围歼灭那是不可能的,总会被大部队突围。

  所以李定国的想法是,沿着长城九边分批部署兵力,东线防线的部队先出击,击溃和尽量歼灭敌人后,敌人自然会一路西逃。

  而明军部署在九边中其他更靠西边关的预备队,就能在得到东边友军获胜的六百里加急消息后,立刻出关北上截击,让噶尔丹往西归途逃窜之路不断被一层层扒皮。

  追击战的局面倒是越打越乱,但战果也是滚雪球般越大越大。

  李定国带着汉人骑兵和察哈尔科尔沁蒙古骑兵,从杀虎口追到归化城,跟噶尔丹残部在那儿又发生了一场大规模野战,杀敌数万。

  然后大明提前埋伏在河套的预备队,再从归化城截击到黄河拐角的参合陂,在那里又血战一场,还有无数原本想沿着黄河北岸平原行军的准噶尔骑兵,也被围堵得驱赶下黄河——

  主要是这一带的黄河以北,有阴山山区的存在。噶尔丹为了快速逃窜,不想往北绕过阴山山区,那就选择了走阴山以南,黄河北岸的平坦狭窄河谷平原,没想到在这儿又被明军撵了。

  好不容易逃到这一段阴山的西口,三战三败的噶尔丹觉得有必要调整路线,宁可到阴山以北走大漠,结果在五

  请收藏:https://m.kk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