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65章 卡米尔的选择_重生之第二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志对贵国在宗教领域的包容与坦诚。而在军事上,英国人则更是无力在波黑问题上给予贵国援助;就凭他们那支被布尔人一顿狠揍的白痴军队,只要投送到混乱动荡的巴尔干半岛,那么其作用只能是帮助奥匈军团刷出无数的战斗王牌!”清英眉头一挑,直截了当地说道,“面对同情贵国的文化和处境、并为贵国带来了切实利益的德意志,和屡屡将贵国弃如敝帚、且不为贵国提供任何实际利益的英国,我相信大维齐尔您的选择一定不会让我失望的。”

  卡米尔闻言沉默了下去,过往的情形开始在他心中悄然重现。

  在之前的几十年里,除了苏丹哈米德这个暴君之外,奥斯曼帝国政坛中的绝大多数成员都拥有不弱的亲英情结。这不仅在于大英帝国是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光芒辉耀亿万景仰,更在于他们是奥斯曼帝国首屈一指的贸易伙伴,以及他们同世仇俄国在世界范围内的激烈争战。由于英国商品对土耳其国内市场的占领,使得这个本就奄奄一息的“欧洲病夫”在经济上对伦敦产生了强烈的依赖;为了不让国家财政完全沦为法国控制下的“国债管理委员会”的傀儡,奥斯曼帝国必须紧紧抱住对英贸易的大腿。除此之外,由于奥斯曼与俄国之间那长达数百年的历史积怨,使得土耳其人对于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将俄国打得满地找牙、且在世界范围内与俄国进行针锋相对的抗衡策略的英国抱有强烈的憧憬与好感;他们恨不能化身于彼,手持锋锐的长枪利剑,将胆敢把伟大的伊斯坦布尔称为“沙皇格勒”的斯拉夫牲口们统统撕成碎片。

  基于这些缘故,奥斯曼帝国便不由自主的在19世纪下半叶开始向英国靠拢,而英国也需要扶持一个在巴尔干、博斯普鲁斯海峡、高加索和中亚地区遏制俄国巨人扩张的势力,由此开启了英土关系的蜜月期。除了双方贸易额显著提升之外,大量皇家海军军官也开始进入奥斯曼舰队之中,并为这个垂垂暮已的老朽帝国训练出了一支能够在爱琴海上展示力量的地区存在。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世界局势的变化,却使得原本良好的英土关系正在逐渐失去它赖以为系的外在条件。

  在感情上,和奥斯曼勉强做了这么些年朋友的英国已经越来越不能容忍这个野蛮落后、孱弱贫穷的异教徒国度;这就如同高贵庄重的绅士名流,要忍受一名完全没有任何礼仪素质的土包远亲长期寄居在自己装潢精致、格调高雅的别墅中恣意行事的情况一模一样。奥斯曼帝国鞭笞苛政和残暴屠戮的恶名,一直以来都让伦敦感到臭气冲鼻。随着俄国在巴尔干地区的野心因柏林条约受到有效遏制,以及俄国战略重心的向东转移,失去了大部分战略

  请收藏:https://m.kk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