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11章 战列舰角逐(4)_重生之第二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新式战舰予以保留,但最大的得利者却无疑仍是我美利坚。他们是用现役无畏舰的报废来换得这批舰艇的竣工,而我们却是通过拆毁大量毫无用处的前无畏来达成了这一目的。更为重要的是,凭借这份条约,美利坚得以安然度过在崛起的过程中最危险的时刻,避免了占取先发优势的强国可能对我们发动预防性战争的灾难性局面。”

  在一片僵持不下的争吵声中。美国海军副部长富兰克林?罗斯福力主于通过向对方让步,来换取本国按部就班的海军建设。虽然他的资历在与会的美国代表中排名最末。但其见识和思维却已经显示出了有别于常人的敏锐之处:“刚刚过去的这场欧洲大战,从根本上而言正是这种预防性战争的结果:德国为了消除日益增加的西线威胁,选择在殖民地争端上拒不退让,最终使得德法之间爆发大战。而英国为了消灭德国这个在海军舰队和世界霸权上的挑战者,这才对德法之间的紧张局势不予以任何的调停,反是联合俄国发表了协约声明,将战火从德法之间蔓延到了整个欧洲。因此,我们必须避免成为被预防的对象,而通过这次谈判所缔结的和约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如果这次海军协定得到缔结,我们就可以放心将海军规模扩充到德国的80%,顺利规避掉这一发展中的最危险时刻。而一旦局势有变,我们随时都能废弃这份条约;凭借着合众国的经济与工业,要想成为世界第一海军最多也就是十年的时间!”

  在小罗斯福的竭力劝说下,以威尔逊为首的美国高层渐渐认可了他的想法。而在具体实施当中,美国政府却又是做出了相应的变化:面对主导欧洲的德国,他们的态度骤转温和,表示一切都好商量;而对于那个西太平洋上的岛国,美国则是强硬依旧,坚称日本要求得到美国70%主力舰比例、并新开工3艘主力舰是根本不可接受事情。美国政府毫不掩饰自己的蔑视之意地声称,以日本的经济工业实力,其主力舰吨位能排在奥匈和意大利之上,就已经是自己极其顾及“亚洲民众感情”所提出的建议了。

  为了维护今后的利益,清英在这场美日之间的角逐当中无疑站到了日本一方去:当前的日本获得美国七成主力舰吨位着实有些困难,但如历史上一般的份额却还是有可争取的空间。经过一番激烈的讨价还价,日本最终得到了万吨的主力舰吨位,达到了美国45万吨的60%。考虑到美国必须将舰队分派到两洋,这对于日本而言也算是勉强可以接受的份额。

  随着这一比例的敲定,争吵了数日的各国主力舰吨位也由此迎来了突破点。德国海军可保留的主力舰吨位被确定为55万吨,位居各国之首。提尔皮茨

  请收藏:https://m.kk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