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66章 坦克发展_重生之第二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器也正是在清英的理念主导下才得以被发明,若非他的要求,德国陆军要想接收这种兵器还不知要等到什么时候!

  作为欧洲大陆乃至整个世界的第一劲旅,引领了机械化战争革命风潮的德国陆军向来就没有各国同行那般保守拘泥墨守成规。他们吸收新事物的能力毋庸置疑。经过一段时间的推演之后,德军将领们也终于逐渐接受了清英的这一观点。克虏伯、奔驰等公司的技术人员随即转变了研究方向。将精力投入到了均衡性战车的研发中去。与此同时,清英也为德国未来坦克的发展提出了几点指导性意见,并在之后成为了德国工程师所始终恪守的核心规范。

  首先,坦克最需要满足的条件就是可靠耐用、且能够因为结构简单而实现大规模量产。二战德军的虎王坦克虽然单车性能无与伦比,但过重的吨位也为它带来了百病缠身的悲剧特点:在这款坦克不满一年的服役生涯中,因故障而导致的非战斗损失竟然还要多于在战场上被敌军击毁的数量,这不得不说是德军在战争武器选择上的严重失误。许多时候,一辆辆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打造出的恐怖重坦,就因为出现各种无法修复的故障而被迫在战场上抛弃,这其中的资源浪费高得吓人,就更遑论这货的全部产量还不足500辆了!

  当解决了可靠耐用和便宜量足这个基本问题之后,坦克才真正归结到了其具体性能的权衡上来。而在火力、机动、和防护三者之间,清英毫无疑问的将火力摆在了第一位:毕竟坦克是一件堪称中流砥柱的核心兵器,其首要使命便是给予敌人以致命的打击。除此之外,一旦遭遇敌方性能更胜自己的强大坦克,拥有强劲火力的弱势己方战车也能有一搏之力:如果是单辆普通谢尔曼遇上了虎式坦克,那么车组成员除了向上帝祷告之外几乎无法有任何反抗,而如果是一辆换了17磅炮的萤火虫,那么大家就是狭路相逢勇者胜,35吨的矮穷矬击毁57吨的高富帅也是完全有可能办到的事情了!

  与海军战舰的情况不同,坦克提升火力却是有两种途径:一是选用小口径大身管长度的火炮,其二才是如军舰一般的提升口径。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小巧的坦克不比体型巨大的巨舰,其内部早就被人员和各种机械给塞得满满当当;因此只要有炮弹对其实现了有效穿透,那么这辆内部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坦克也就几乎和废铁无异,与炮弹穿甲之后的爆炸威力大小并无太大关系。此外,小口径火炮的炮弹更轻,体积更小,不仅有利于快速装填,其也能在有限的载荷重量和车体空间下实现更多的备弹量,从而增加了坦克的持续作战能力。历史上,德国坦克便是走的这条路子,黑

  请收藏:https://m.kk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