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69章 天启的报复:当着逆臣的面,诛戮其_明朝大祸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但王铎现在喊也没有用,其次子也被枭首。

  唰!

  孙之獬这时也不得不看着自己子嗣族人一个个被砍,而心痛如绞起来。

  闲话少叙。

  在王铎等被处决时,吴又可则因为诊治太子敢说真话,且判断病因准确而立功,故被天启任命为太医院院判。

  王德贞则因为忠贞可敬,而被追赠为司礼监秉笔太监。

  虽说这一系列的事件,一度让天启出现了急躁和不安的情况,但现在当一切水落石出,除益王外,主从犯都悉数落网后,天启倒对新政的推行更加有了信心,因为事实证明,新政的确已经在深入人心,且渐渐已经有许多人倒向支持新政这一边,尤其是中下层的普通人。

  张贵也不得不承认,在他这个蝴蝶扇动了翅膀后,虽然大明内部的政治斗争烈度在增加,但内部的人与人之间的温度也在增加,有人在开始选择用生命护卫他所带来的改变。

  所以,张贵根本不担心随着新政进一步改革下去,会造成多大的混乱,因为人心的复杂,和依靠新政而增加利益的人终归会是大多数。

  在张贵看来,现在需要解决的问题,无非是辽事和不甘心就此损失利益大损的许多权贵豪绅们而已,尤其是地方上那些俨然如“土皇帝”的豪强们。

  而辽事其实已经对大明没有太大的威胁。

  建州女真实力已经大减,连关外蒙古诸部都实力大减,没二三十年,很难恢复元气。

  至于祖大寿等辽地将领,无论他们是起兵造反、还是自立为王,亦或是投靠建奴都不是很好的选择。

  因为受小冰河气候影响,关外如今特别苦寒。

  这些辽地将领的粮草军需全靠内地供应,而朝廷又自有十万多兵马,其中数万兵马还在辽南看着,所以他们无论起兵造反还是自立为王都相当于自断生路。

  对于投靠建奴,建奴明显也不一定养得起这么多辽人。

  毕竟建奴这一世因为没有晋商输血,入关屠掠又没成功,自己的日子都已经过的很艰难,内部阶级矛盾日益激化,哪里有余财去养辽人。

  所以,此时天启也就在宣布灭王铎等十族后,对张贵说道:“辽事倒是不难解决。现在更关键的还是朕的那位皇兄,益王,他若真联合江西士绅起兵,再去策动浙江士绅,一旦坏了我大明东南这一块财赋重地可不好。”

  “陛下说的是,这些南方权贵和士族,财力雄厚,所控制的人口又多,的确容易坏整个大明的基业。但他们也有弊端!”

  “讲来!”

  天启点头。

  “弊端就是人越多心越不齐,而且越富庶的地方,贫富差距也就越大,也就更难齐心了。何况,朝廷这些年也不是没有防备藩王官绅起兵,毕竟潞王起兵的殷鉴不远。所以,臣早已利用自己是浙东士族女婿的关系,做了些准备,陛下若真不放心,臣愿意南下去浙江,这样即便江西要乱,那也只乱一省,不至于影响浙直。”

  张贵说道。

  天启听后道:“既如此,你就依旧以督师的身份去吧,顺便也去山东处理一下匪患,把那个叫侯六的务必要绳之以法!朕让你督师山东、南直隶、浙江、江西、福建五省,以彻底解决会发生的江西之乱,等江西之乱解决。就解决辽事!”

  “是!”

  天启八年四月,芳菲将尽之时,张贵就带着王象春等人启程离京南下。

  其中王象春提前赶来了山东,且用他和侯六秘密的联络方式,邀请到了侯六来见他。

  侯六还不知道王象春已是替朝廷来引来拿他,所以他一见到王象春,就只道:“公何必又来见我,难道十樵先生又有什么吩咐?”

  王象春道:“没有吩咐,只是有些事该有个结束。”

  王象春话刚一落,外面就传来了枪声,侯六的随身家丁当场被打死,接着,就是一队近卫军官校冲了进来。

  王象春此时也迅速退到了近卫军身后。

  侯六见此大惊,看着王象春:“王公,您出卖我!”

  请收藏:https://m.kk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