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79章 大明武德充沛,用工业优势战胜建奴_明朝大祸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可以更好的防备建奴游兵的偷袭。

  而向前推进的大明官军则是五万以上的规模,持燧发枪排队前进,遇到小股建奴不分兵冒进追击,遇到大股建奴则直接原地驻扎,筑城决战。

  这样一来,兵力总数已不足六万的建奴既不能利用战术穿插的方式吃掉大明官军一部,又不能诱敌深入再吃掉大明官军一部,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生存空间被一步步压缩。

  对于在前方具体指挥一支大明官军的大明官军将领而言,也在与建奴多次作战中,渐渐学会如何熟练地利用自己的火器优势压制建奴,乃至还会利用新的火器改进战术。

  周遇吉就已经学会让步炮协同作战,而不是传统的火枪阵,直接给旗一级的基层作战单位都配几门炮和一队炮兵,同时,他自己的方镇,还直接配一个有骑兵保护的炮兵营,一遇到大批建奴出现,就先直接仗着自己火力充沛,而将炮弹不要命地往外送。

  对于建奴而言,他们只能仗着自己女真人作为渔猎民族在射箭上的天赋与不畏死亡的一腔血勇来对抗一个组织性增强且工业能力更强的大明帝国。

  关键现在的建奴没了努尔哈赤和皇太极这俩有威望的人物,其统治集团内部也已经矛盾重重,皇太极长子豪格的威望不足以压服其他有实权的旗主,竟因此使得虚龄两岁的皇太极四子叶布舒成了新的大汗。

  这一切自然是因为多尔衮这些实权旗主不愿意让皇太极的儿子也可以对自己这些人颐指气使,而让叶布舒一个未断奶的婴儿成为新大汗,也不过是各个旗主妥协的结果。

  另外,在建奴内部,统治阶级与被统治者的矛盾也在激化,因为大明的强盛使得满洲军事贵族不能再通过掠夺大明的方式来维持内部统治稳定,大量旗人因为不能得到充足的粮食与盐等必需品而饿死或无法生产,这也就使得建奴内部许多旗人已经因为生计开始成了大明的细作。

  尤其是因为不堪忍受辽地汉人军事贵族压迫而逃到建奴做包衣的汉人们,更是多被大明收买。

  综上这些因素,孙传庭所指挥的大明官军在接下来不久的天启九年三月顺利收复辽阳。

  天启九年五月,大明官军就包围了沈阳,并集中上百门大炮攻破了沈阳城。

  而建奴的旗主们因为在这个时代本都还是属于颇有才智的人,所以也都没有选择在沈阳城与大明官军顽抗,而是果断迁都回了赫图阿拉,连广宁都主动放弃。

  这对于建奴的旗主们而言,无疑是一个更好的选择,毕竟在他们建州本地多山,可以很大程度抵消大明官军的火器优势,而更容易战胜大明官军。

  大明官军在收复辽阳、沈阳和广宁后,也没冒然向赫图阿拉方向进军。

  因为大明朝廷的真正目的还不是彻底消灭建奴

  请收藏:https://m.kk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