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浅谈安吉游戏带来的启示_【那个叫夏可以的女人】 2012年夏我和三个熟女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再次,教师学习分析幼儿的游戏行为,教师分享幼儿的游戏故事,并将儿童游戏中的故事分解为已有经验表现、正在进行的自我挑战、可能的发展,以开解游戏背后的发展。

  二、安吉游戏怎么做如何设计符合孩子们天性的活动,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内容,安吉游戏看似随意安排,放任自由,其实都是在充分了解幼儿爱玩的天性之后的精心设计。专门制作了寓教于乐的游戏材料,比如积木砖块能引导空间思维,竹梯垫子能培养体能素质,颜料笔刷激发创造能力,锅碗瓢盆能感受生活常识。在游戏中,孩子们不需要老师的指导,游戏方式由自己做主,自己独立搭建任何形状、做出任何姿势、涂鸦任何色彩、扮演任何角色,一切很自由地感性发挥。同时在游戏活动结束后,所有的游戏材料都由孩子们自己有条不紊理地收拾归位,恢复游戏前的样子,在整理材料的过程中无形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条理思维。这种感性与理性的自然结合,润物无声的技能渗透,正是幼儿教育追求理想状态。

  三、谁束缚了孩子们的自由拥有自由是每个人的追求,更是孩子们的生活状态。俗话说七岁八岁狗都嫌,九岁还有大半年,七岁以下幼儿园的孩子们更是毫无拘束、自由自在。当今的教育理论也提倡让孩子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然而我们应该问问自己,我们在教育实践中真正做到了吗?回想我在设计某个游戏活动时,总是围绕所谓的活动目标,按照统一既定的套路,设计在什么环节导入主题,在什么时候加入游戏,孩子们跟着我一起唱歌、跳舞、玩游戏很快乐,表面上看貌似去除了小学化填鸭式的教育,其实都是我们老师在教孩子如何玩,我们用自己的成人思维固定他们的想法,殊不知孩子的玩是天然形成的,而不是我们教会的。

  四、我们要向安吉游戏学什么

  (一)儿童学习的法则:游戏=学习让儿童自由、自主、自觉地开展游戏,实际上体现着游戏课程化的方向。有专家反思,我国学前教育以学习知识为导向的原因,既有中国传统观念注重知识的教育、家庭对于升学压力的教育功利态度,更有一些学前教育者对于儿童、游戏和课程认知存在着局限性。那么,儿童与游戏的关系如何才科学?如何战胜这一板块的教育惰性?在安吉县的幼儿园里的孩子,玩真的竹子、木块、木板、砖头、超大油桶、滑道绳索、沙土、锅碗瓢盆、轮胎、废旧汽车那种购买的精致大型玩具器材往往无人问津;这里的孩子,站在大油桶上用脚滚动着油桶向前、向后,在3米高的软梯上爬上爬下,拉住手环从高空索道上冲下来,用简单的大型积木搭建各种造型,他们穿着

  请收藏:https://m.kk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