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88章 最后一天_全福夫人要和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眼,调到了沈励身边去做个陪读书童,沈家给沈励请了西席,吴勋也跟着一起读。

  吴勋原也不叫吴勋,而是叫吴三牛,显然他在家中行三,属牛。

  永兴秦凤两路的军户制同别处又有不一样,世代为军没错,却不需要所有男丁皆入伍,只要求一户一人,夫终子续,兄终弟及。

  这样既能保证军户人家的香火传承,也能让军田有人耕,老寡有人养。

  若是一家有很多男丁,自愿入伍,沈家军查明了,确实家里还有其余男丁也不会拒绝。

  当时吴父还在军中,也说好了由长兄接替,吴勋若是不读书,他大约也只有种田耕地的命。

  可机会送到了跟前,身子不算强健,太阳晒久了会头晕眼花的吴勋怎么可能放过这样好的机会。

  在读书一事上极其刻苦,没有纸笔,就捡沈励用功的,鼻尖炸毛没关系,只要能写,纸张写过也没关系,还有空白的地方。

  墨更是一点都不浪费,每次沈励写完了他就抓紧时间,在砚台剩下的余墨里再加水,淡一些也没事,只要能看出写了什么。

  沈励也是个宽厚的,知晓吴勋的行为之后,为了照顾吴勋的自尊心,况且他读书也还没看出成果,沈励只能从别的地方想办法。

  每次都会要求吴勋多多地研出一些墨来,写字四周也都要留很多白,至于笔更是,写上三两天就借口不好用给了吴勋,要么直接给新笔,借口太涩,不够顺滑,让吴勋写顺滑了再还他。

  一次两次便也罢了,每次沈励写完字都能剩下满满一砚台的墨,纸更是能写半张就不错了,吴勋渐渐也察觉到了沈励的心意,读书更加刻苦。

  后来沈励鼓励吴勋去参加县试,在写履历的时间,吴三牛想都没想就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吴勋,从了沈励这一辈的力字旁。

  吴勋不负沈励的期望,考了案首,沈励当天就求了父亲消了吴勋一家的军籍,吴家也是知恩图报的,虽然消了籍,也并没有离开沈家军离开永兴军路,吴父依然行伍之中,吴大郎入了乡兵。

  过了县试,沈励提出让吴勋出府去进学,不必再在自己跟前伺候。

  吴勋拒绝了,依然在沈励身边,同沈励同进同出,伺候沈励读书写字。

  直至吴勋考中乡试解元才离了沈励身边,去书院进学。

  沈励担心吴勋给他当书童这段经历影响他将来的发展,严令身边人不准提及,时间久远,知晓这段往事的老人老么远在西北,在京都的都是些嘴严的。

  沈励出事之后吴勋要回西北被沈励阻止了,让吴勋好生备考,一定要从永兴军路出去,给西北两路的读书人争口气也做个榜样。

  后来沈励带家小长居京都,吴勋也登过两次门。

  沈励不过一刻钟就让人送了吴勋出来,此后吴勋送过几次拜帖沈励都拒了,外人都只当吴勋想去同同样西北出来的时定西郡王交好,可惜定西郡王看不上他。

  事实并不是这样的,吴勋每年四时八节都会用吴三牛的名义往定西郡王府送节礼,他这是告诉沈励告诉定西郡王,他永远不会忘本,更不会忘了沈励对他的资助。

  正在码字中

  请收藏:https://m.kk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