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0章 讲得更为神奇(一)_我们的1654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啊!

  哪怕你会打铁,你会木工,你会瓦工,你会陶瓷,到了那里可都是当技术员用的,工钱比明大6上高得多。信用根本不用怀疑。这点周富太清楚了。他眼见汉唐集团的一个叫梅经理的人一笔笔和行商们结算,很公正的。

  本来南明是继承了大明的役户制度,就是只要你进了官行中,无论你是做什么行当,你的子子孙孙都要做下去,好好做革命接班人嘛。

  (南明役户制是否继承一直有争议,小子在这里自我认定了。大家可以在书评里商讨。我个人认为一开始肯定继承了,但后来顾不上了,可惜没有明确的历史资料可供我挥。但觉得这又不重要,所以认定自己的看法了。)可是,进入乱世之后,这种情况没有了,那此负责管理此事的官员们连自己的性命都不敢说活到明天,谁还他妹的去维护什么制度?

  众多匠户们终于自由了,但他们现他们的活计却又不好找了。

  在这个乱世里,广州城里的市民们早都把对生活的需求,降到能维持下去就行的水平了。连卖鲜花的花贩都现,他的花不好卖了,原先男男女女很简单买来插于头上,现在却忽地少了若干人问津,他们只好盯着众多大户,只能起得更早更辛苦才行。

  当然,这是指一般的老百姓而言。大商人,大地主,大官僚们的生活还是不错的。但光靠他们拉动消费,就很有点像那面的世界了,人均消费人均收入什么的,都很高,各种数字很好看,拿到国际上也是一流的,可******工作却不好找,商品却不好卖,必需品物价还一直上涨!

  有人知道这些都是怎么回事儿吗?还是个人素质不太高造成的?

  广州城东的城煌庙附近就是各种打闲工的工匠的聚集区,每天好几百人在路边的大榕树下蹲着,站着,等着有人雇佣他们干点零工。这个有七十万左右人口的大城市,每天都应该生出无数的工作机会。

  周富是土生土长的广州人,对这里的情况熟得很。

  他打算组织一个劳务公司……就像高德高公子教他那样,可以“承包”各种活计,那个汉唐集团肯定会按工作成果付银两,而他只是组织一下人手,并不需要太费事,前期也花不上太多本钱。

  当高德高公子提到这一点后,周富眼睛一亮,顿时明白这是门好生意。

  在一个平平常常的午后,周富对着一些匠人们开出了自己的条件:以一年为限,先付三个月的工钱,给九两银子当作安家费用,去台湾做活……银子当然会在上船的那一刻放,周富可是人精,在市民这个阶层里不容易被骗……条件一开出来,顿时轰的一声,周富被众人围住了。

  当时周富都呆住了,他知道自己肯定能招揽到人手,但没想到会招揽到这么多……于是他

  请收藏:https://m.kk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