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析历代中央政权治理新疆策略及启示_大嶝见闻:“炮击金门”停止三十年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摘要:

  为维护和促进新疆稳定与发展,中国历代中央政权实施了大量别具特色的治理政策,既有得失,又有成败。我们从中得出重要启示:西域自古归中华,新疆永远属中国。新疆宜统不宜分,民族宜合不宜裂;

  统一对国对民是福,分裂对国对民是祸。屯垦兴边,边宁疆兴;

  弃垦废边,边乱疆颓。

  关键词:新疆;

  治理政策;

  启示意义

  お

  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孙启军(1977-),男,山东淄博人,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研究生,聊城大学讲师,从事中国边疆史地与民族学研究。

  中国历代中央政权实施了大量别具特色的治理新疆政策,既有得失,又有成败。笔者对其简要梳理与总结,希望对今天新疆的稳定与发展提供启示与借鉴。

  一、历代中央政权治理新疆策略简述

  历代中央政权管辖新疆以后,为维护和促进这一地区的稳定与发展,确保西北边疆安全,因地制宜,据时而定,颁布实施了大量别具地区与时代特色的治疆政策。因历代治疆策略各有异同,新疆历史上稳定与发展情况也不尽相同。

  中央政权对新疆地区的直接管辖与治理始于西汉,西汉统一新疆的过程是与匈奴争夺新疆的战争,从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到公元前60年西域都护府设立,历经78年奋斗与征战,终于完成了中央政权首次对新疆的统一与管辖。西汉政权对新疆地区采取“恩威并行”的积极统治策略,形成了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民族团结、边防巩固的良好局面,使新疆进入了历史上第一个大发展时期,并在行政管理、政治统治、屯田戍边等方面,为后世朝代治疆提供了经验与范式。而东汉却对新疆采取“消极保守”治理策略,绝大多数皇帝都坚持重内地、轻边疆思想,造成东汉治理下的西域“三绝三通”。这种消极保守的政策与西汉积极主动的思想形成鲜明对照。东汉对新疆的管辖经营从时间上来说与西汉差不多,但规模和成效远不如西汉兴旺发达。

  魏晋南北朝时期,内地先后经历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短暂统一的西晋、五胡十六国与南北朝,中原基本处于分裂动荡局面。长达三百多年的分裂割据,使内地政权对西域的管辖非常有限,几乎无暇无力经营。没有中原王朝的有效治理,西域与内地一样长期列国征战,混乱不止。

  隋朝统一内地,结束了中原自东汉末年以来近四百年的分裂局面。之后,隋军进驻西域东部,设立伊吾、鄯善、且末三郡,开始直接管辖新疆东部地区。由于隋朝的短命,隋炀帝没有完成统一西域的伟大抱负,但为唐朝统一西域,大规模开发治理新疆准备了条件。

  唐朝从630年开始进驻西域

  请收藏:https://m.kk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