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八十八章 兵临_我真没想当阁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弘治十五年六月,入夏,大同府丞秦墨奉旨完婚。取大同王氏女王卿婉,两姓联姻,一堂缔约。

  同月,府丞秦墨接任治学一职。衔大同府衙云中书院,以堪表率,大同县城内子弟尽入学,为之府丞才学折服。

  其才艳艳,令巡抚周其停大家赞赏。周家子弟能言者尽数入学,不足月,云中书院扩建。

  府丞秦墨于云中声名大噪,无数军士子弟拜入其门,行弟子礼。大同巡抚周其停上表京城,送入宫中。

  七月初,太监徐理奉旨出京,入大同见府丞秦墨。

  秦墨跪拜听圣谕,徐理口微张,吐出白痴二字。而后驾车离去,令在场众人瞠目结舌。

  弘治十六年,驻扎在河套的鞑靼再次试探性入侵牛柳关,时任三边总督的老将秦紘退敌,时为人称赞。

  “都说善守者赫赫无功,秦紘老大人坐镇三边,鞑靼一年进犯不足十次。”二娘坐在书桌前半歪着头看向另一头写字的秦墨。

  “往年可不是这样,听说王越老大人在时,一年能打三十次。小规模的战争,到底也是打仗。”

  “这倒是九镇百姓的幸事了,毕竟太平日子最是难得。”

  听着二娘慵懒的话,秦墨停下了笔,望向自己名义上的妻子笑道。

  “秦紘老大人也好,王越老大人也好,只是一时药治不了老伤。没有用的,鞑靼迟早还要大军犯境。”

  “何解?”二娘有些错愕。

  有些事情她很清楚,但是唯独对未来的走向,她也不敢保证。毕竟除了秦墨这种外来挂,谁能料到皇帝会突然下线呢。

  促使皇帝下线的是,除了久病累积,还有越发繁重的国事。

  弘治中期朱右樘无心国事,以至于各地其实并不安宁。但远在京城的皇帝并不知晓,一心求续命之法。

  当某一刻皇帝认清了真相,心力交瘁之下,繁重的国事很容易就能将一个人压垮。毕竟朱右樘归根到底只是一个人,而非神。

  当阳光下出现一只跳蚤的时候,证明阴暗处已经藏不下了。

  上一年的张天祥桉整整查了一年,朝廷的锤子高高抬起,重重落下。受到波及的人很多,同时也给了秦墨机会。

  他笼络一批追随者,以学术为中心,基本掌控了大同大半的将领关系。同时秦墨利用一年的时间,更新科技与各种产业。

  即使他是个府丞,落在他手里的权利已有了不少。

  “朝廷对边将已经极为不信任了,秦紘老大人又能在九镇待多久呢?要不多久就会被调回京城,轮调对于鞑靼来说就是个机会。”

  说着,秦墨走到了二娘的身边,随手扑开一副简易的地图,指着河套的方向说道。

  “如果我是鞑靼小王子,我会让朝廷的猜忌进一步加深,最好让秦紘老大人越快调走越好。”

  “等到秦紘老大人动身一走,马上调兵小规模入侵,制造日

  请收藏:https://m.kk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