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八十八章 兵临_我真没想当阁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侵,不破大同就没有任何战略意义。

  大同左右卫是整个山西的门户,拱卫着北方,是防御鞑靼的第一道防线。

  “你既然已经决定了,那这件事我来办。”秦墨点了点头,对于二娘的决定并不加以干涉。

  王氏是二娘的,现在也是秦墨立足的根本。不然以秦墨这般毫无根据的空降兵,又怎么可能在大同迅速立稳脚跟。

  任命大同府丞,秦墨获得了诸多权限。在军事重镇里搞点钢铁研究不过分吧,搞点伤药研究不过分吧,顺便弄个神机营不过分吧。

  当然很过分,所以秦墨一直虚报规模。明明手下的实验室已经弄出了比大明神机营更凶勐的枪,却不上报。

  巡抚那边不问,秦墨这边也不闹事。造出的枪全用在内部训练上了,直接给整成了一门专业课。

  王氏子弟必修,云中书院选修,限量供应。

  问就是技术存在瑕疵,容易炸膛,暂时不能量产。即便如此,秦墨还是得到了一批能够熟练使用枪械的人。

  时间如流水般过去,从盛夏入冬,腊月又逢春。

  弘治十七年,三月,秦纮以功加官太子少保,召还朝中,掌管户部事务。

  当消息传入大同,正在处理事务的二娘微惊,抬起头吃惊的看着问秋。问秋眨着眼睛,不知道自家小姐怎么了。

  “真被他说中了?”

  “小姐,什么说中了?”问秋问道。

  “夫君上一年说过,秦纮老大人过了年就要被召回京城,结果这年刚过京城就来了调令。”

  “掌管户部事宜,这是要封户部尚书。”二娘抿着嘴思衬道,“秦纮老大人已经七十九了,快八十高龄。”

  问秋听着懵懵懂懂,掰着手指头说道。

  “小姐,若是这样说,哪里是赏赐。”

  “户部尚书事务向来繁杂,是福是祸也难说。朝廷这是怕秦纮老大人在边塞作大,勾连武将拥兵自重。”

  闻言,二娘眉头也皱了起来。

  “朝廷向来对于边塞忌惮,自打两年前的张天祥桉,朝廷对九镇的管制越发的严格了起来。”

  “现在秦纮老大人接了调令却迟迟没有动身,对于三边应也是有留恋之意。”问秋补充说道。

  “我们能看出来的事情,朝廷自然也能看出来,这哪里是调令,分明是催命符。”二娘说道,目光瞬间暗澹了下来。

  她突然发现,花了两年时间振兴的王氏,在这种重大的变革面前显得苍白且无力。秦纮一走,鞑靼肯定会有动作的。

  大同首当其冲,王氏的子弟也在军中,必定与鞑靼有一场恶战要打。

  方才积蓄起的势力,又不知道要被战争磨掉多少王氏子弟。但即便如此,断然没有退缩的道理。

  大同在,云中王氏方有兴盛的希望,大同破,王氏绝不会独活,包括她在内。

  秦纮虽走,但大同依旧能防。大同破城倒不至于,但二娘所

  请收藏:https://m.kk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