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十二章傅友德的无奈_大明公务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明公务员第八十二章傅友德的无奈第八十二章傅友德的无奈

  虽然这一段时间,傅友德一直在训练新军,但是受到各方面的影响与掣肘。

  进展不大。

  盛庸这些新军之所以能够编练成功,其实也有一部分徐达的面子。徐达不用说什么,他只需露面,就能让很多事情变的好办起来。

  只是而今徐达已经不在了。

  傅友德的面子没有徐达管用。

  当然了,也有南京朝廷的财政问题。

  南京朝廷的财政,说不是捉襟见肘,但也不能大手大脚,毕竟,北京有应对赤字的手段,而今南京没有,南京一旦没有钱,只能欠薪欠饷,这样的事情有多恶劣就不用说了。

  特别是内战之中,一旦前线大规模欠饷,说不定就有前线军队大面积倒戈。

  毕竟两边都姓朱。

  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对于大规模开支,自然要限制一二。而扩编火器军队,本身就是一个花钱很大的事情。而且当年傅友德担心的事情,也成为了现实。那就是琉球台湾日本都不在南京手中。

  硝石硫磺的成本一下子提高了很多。

  火药在成本上,南京比北京高太多了。

  现在日本很多人都靠着出售硫磺硝石为生,而北京只需要有很多工业产品就能换回来很多廉价的原材料。甚至发行的纸币也能换回来。

  但是南京就不一样了。

  南京想搞到这些东西,只能走私。在别的方面走私很随意,北京甚至是支持的。但是这些军用物资可就没有那么容易的事情了。

  最少要加钱。

  要么从南方其他地方搞到硫磺与硝石。南方也不是完全不产这些东西的。只是也是要很多成本的。

  总之一句话。

  盛庸所部在未来很长时间,估计就是南军的独苗苗。

  自然不容有失。

  一两场战事的失败,傅友德不放在心上,而盛庸所部如果被全歼。那么重建一个盛庸部却是一个非常难的事情。更何况将来如果解决的财政问题。

  那么大规模扩军的时候,也必须要有足够的合格的军官才行。

  南军之中,也只有盛庸部能够提供。

  所以,傅友德做出了最保守的决断。他在开封的时候,怀庆怎么打都无所谓。因为他随时可以出动大军,给予叶沈压力。

  叶沈也不敢做得太过,在加上山西的压力。

  盛庸撤出来,是不成问题的。不管打成了什么样子。

  但是他一走,盛庸就不好说了。

  盛庸再多不甘心,也只能放下。他立即安排军队撤离。等安全的渡过黄河之后。他立即快马加鞭的来到开封府。

  他来到开封府的时候,就已经发现大军已经开拔。

  浩浩荡荡数万大军通过黄河与朱仙镇,向东而去。

  黄河就不用说了。前文也说过,黄河虽然老是发大水,但是还是可以通航的,与后世的黄河不一样。这一条黄河

  请收藏:https://m.kk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