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十一章南洋战争_大明公务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一章南洋战争

  既然南京确定了大打,那么大明整个工作方向都向西南转移。

  何夕不去管战场上怎么打。无他,战场上的优势太过明显了。以至于,何夕觉得,谁打了败仗。根本不用来见他了。

  他更多在后勤上调整。

  铁铉以内阁大学士的身份总督,两广南洋,已经前线后勤。也就是说,只要沿着,南海打的战事后勤,全部由铁铉来管。

  这也是必然的。

  何夕的崛起,本质上也是文官的崛起。

  即便,很多文官士大夫恨何夕入骨,对于何夕在军事上的一些改革,依然是非常支持。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何夕限制了武将的权力。

  是的,在何夕管理之下,武将的权力依然很大,特别是勋贵与资本的结合。甚至产生出一个与传统文官对立的阶级。

  但是大部分文官依旧认可何夕的改革。

  原因很简单,洪武年间武将们简直是肆无忌惮,根本不将文官当人看。文官见到了武将,是遥遥拜倒在烟尘之中,连平等对话的空间都没有。

  明初的大将们,大多都是骄兵悍将。

  而今,虽然说勋贵依旧掌兵。但是军事行动之中,武将在前总领兵马,文官坐镇在后,主持后勤,而军队内部又有一系列监督程序。让军队不至于失去控制。

  也就是说,大部分文官们反对的并不是勋贵掌兵,而是勋贵们从来不愿意安置规则形式。

  所谓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

  勋贵们一旦与读书人讲规矩,讲规则,那就决定了他们会被吃得死死的。虽然说天大地大,道理最大,奈何道理就是他们制定的。

  而今这就让大多数读书人满意了。

  这一套体制之下,军队失控的可能性已经很低了。

  当然了,将来他们有没有什么想法,那就不知道了。

  而另外一方向,也就是缅甸方向,也需要大军进军。

  说实话,安南这边已经开打了,缅甸哪里何夕本意是不想动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两面开战,兵家大忌,奈何有几个方面的原因,让何夕不得不动。

  第一,安南之战,消耗不大,收获非常大。让很多人都红了眼睛,包括并不限于,没有上战场的勋贵们,还有很多没有插手安南之战的商人们。

  须知,跟随在大军后面的商人,可是赚得盆满钵满的。毕竟,军队之中,大部分士兵拿到了钱,几乎是立即挥霍一空。而且不用说别的,任何商品在明军占领之前,与明军占领之后,就是两个价格。

  这其实也是支撑大明内部商业繁华的重要支撑。

  他们参与不到安南之战中,难道还参与不到缅甸之战中。

  第二,也是缅甸之战的具体形式发展。

  前文说过,缅甸之战,其实只有两三个团在前线轮换的打。他们打的是什么?其实就是一条从昆明到缅甸大路。不被山洪草

  请收藏:https://m.kk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