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章 避避风头_大明公务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发泄一些怨气。是的,作为驸马爷,这些人的怨气毫无意义。但是何夕想在朝廷上有大作为。就必须聚拢人心,名声有时候就比较重要了。

  有时候退一步,是为了更好地前进。

  朱元璋说道;“那你想将工理学院放在什么地方?”

  何夕说道:“太平府。”

  朱元璋说道:“为何在太平府?”

  何夕说道:“因为太平府有铁。而且是大铁矿。”

  朱元璋说道:“我记得,你说过南方少有铁矿。”

  何夕说道:“是的。但是太平这里是少有大铁矿。而且距离南京近。而且还有一件事情,陛下也知道,臣与工部一直有联系,因为新式炼钢法,库存的铁矿早就开采完了。今年已经下令各地重新开矿了。臣以为这种开矿政策不对。时断时续,是消耗大量朝廷物资。还不如长久经营大矿,减少小矿。如此更节省朝廷的经费。”

  朱元璋沉思片刻,他也明白太平府距离南京这么近,几乎就是南京附属了。南京先天禀赋。已经朝廷中枢所在,不太适合大兴工矿。但是大明未来的工业中心距离南京太远,也不合适。

  太平府就是朱元璋看来,很合适的存在。

  说道:“那你去吧。不过,我已经下着诏书,招诸王回京。大抵在八月之前,你一定要回来。”

  何夕一听时间,顿时明白了。

  朱元璋担心,马皇后真过不了这个坎。在马皇后临走之前,让她见见孩子们。

  只是何夕并没有想到。其中还有另外一个用意,朱元璋想要改变而今封藩政策。毕竟知道燕王靖难之事后,朱元璋进行了深刻反省。知道而今大明的封藩政策绝对是有问题的。必须改变。

  只是他能沉得住气,一年时间都没有动。而今才算是进入实施阶段。

  在实施之前,总是要与孩子们商量一二。

  毕竟,在朱元璋看来,纵然出了靖难之战,这样的事情,孩子们已经是他最信任的团体。他调整封藩政策,与增加大明宗室的力量,这两者之间,并没有矛盾。

  “是。”何夕说道。

  ------

  聚宝门外,宋麟一身白衣,抱着一个坛子,乃是宋讷的骨灰。

  宋讷一切官职被剥夺。朝廷的照顾就没有了。而宋讷本身就是一个清官。一直住在国子监值房之中,连私宅都没有。身上没有多钱,而今死了也没有多少遗产。

  在这个时代,将灵柩转运千里,路费是非常高的。别的不说,就是长江上找船家,你不多给些钱,人家是不拉死人的。

  而且圣旨催促得急。

  宋麟能怎么办?只能烧成骨灰,带在身上。回滑县老家。

  “宋公子留步。我家大人在祭奠宋老先生。”何夕的管家杨震在拦住宋麟。

  宋麟神情有些呆滞,木木的。一方面是因为宋讷的去世。另外一方面就是人情冷暖了。之前宋讷

  请收藏:https://m.kk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