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六十二章准备中_大明公务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期最少的王朝。

  假期可不容易有。

  很难批下来,更不要说几个月了。

  可见太子对方孝孺的爱护,与退避三舍之心。同时,也体现出太子内心之中的纠结之感。

  方孝孺此言一出,这气氛就有一些冷场。很多人都暗暗皱眉。

  对太子的举动不满意。

  对朱元璋更有怨言。只是再多的意见,也不敢多显露出一点。

  齐德说道:“方大人回避此事也好。不过,这一件事情不能不管,刘老大人。如果陛下要何先生主持此事。也不会轻易越过朝廷规章去,以我之见,何大人很有可能加翰林学士衔。”

  刘三吾一愣,说道:“你的意思是-----”

  齐德说道:“翰林院可是大人您的地盘。最少要将陛下的心意搞明白再说。要对症下药。”

  刘三吾说道:“这事我来办。”

  齐德说道:“丁先生。”

  丁显说道:“齐大人有何吩咐。”

  齐德说道:“那报纸上的事情,就交给你了。总之将解缙给压下去。”

  丁显说道:“分内之事。只是齐大人,这样做有用吗?这是陛下的意思。”

  对于无比强势的朱元璋来说,他的个人意志,就是大明朝的国家意志。只要朱元璋决定的事情,几乎是不可能回转的。丁显这一句话,拆穿了他们外表上假装的强势,露出了无比虚弱的内心。

  只要朱元璋不改变主意,他们做多少事情,都是无用之功。

  有些微妙的气氛在空气之中传播。那种不能说出来,不敢说出来,说出来必死的话,在沉默之中悄悄地传递。这种情绪就是:“朱元璋,你什么时候去死?”

  在朱元璋的威望下,似乎一切都很顺利,一切都是顺理成章的。但实际上,暗中的怨怼,怒气,反抗的情绪,都如大地内部的暗流一般,在各种偏僻的角落之中,暗暗的积蓄成长,等待着石破天惊的那一天。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辽东巡抚何夕,抚辽有功,先从瀛国公破高丽,后从颍国公破日本,再从燕王破鞑子,三从征之功,与抚辽治辽之功,并赏之。加翰林学士,加内阁大学士。从阁办事。--------”

  何夕听完,在下面下跪谢恩不提。

  颍川侯傅友德,比他们来得慢一点,但也到了,朱元璋以破日本之功,封为颍国公。

  何夕也知道自己会进翰林院。但是他没有想到,会加内阁大学士。不过很快就释然了。

  原因很简单,同样的官职在不同的时候,是不一样的。

  内阁大学士在朱元璋这里,就是一个跑腿办事,承办各项事务的工具人。而不是权臣丞相。大明朝廷这些年,真正能称得上丞相有一个。那就是统领秘书监的太子。

  剩下的权力都被君相一体的朱元璋掌控在手中。

  所以内阁大学士,虽然单纯办差,比寻常翰林学士高。但

  请收藏:https://m.kk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