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二章太子眼中的绝境_大明公务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变法,朱标太清楚了。何夕说的什么工业化,资本社会,但是在太子看来,其实就是一件事情,那就是整体上铲除士大夫阶级,将把持天下舆论学术的士大夫干掉。

  这一下子让太子本来依靠士大夫的支持,制衡宗亲勋贵的想法泡汤了。

  更重要的是,如此一来,大明朝廷根基不在。

  等他继位的时候,太子只有三种力量可以依靠,第一,朱家嫡系人马。如南京京营,锦衣卫,等等人马。这是一股不小的力量。毕竟朱元璋从一届布衣走到这里,即便说朝廷上有很多山头,但是最大的山头就是朱元璋本人。

  这股力量强大吗?

  很强大,军队过百万,大多都是精锐,并掌控中枢朝廷。大部分关键地位上,都是太子可以信任的人。

  但是与天下相比,强大吗?

  可以说,元廷退出中原的时候,所拥有的实力,并不比这个规模小。但是结果如何?

  第二股力量,就是何夕所谓的变法派。

  此刻还是一个小幼苗。实力虽然有一些,特别是在军工生产上,但是其他方面就差太多了。

  第三股力量,就中间派,太子看来可以争取的人,比如藩王之中,勋贵之中的某些人。但是太子悲观的觉得,天下勋贵,站在他们这边的人不会太多。

  倒不是,太子不自信。正如太子所言,朱元璋对勋贵限制太严苛,是要有反噬的。

  李祺身为皇家的女婿,本应该与朝廷一条心,但是李祺与大明朝廷已经是积怨深厚了。当初,汉光武刘秀在绿林军中,更始帝上了他的哥哥。刘秀就是在外人面前,一点也没有表现出来,但是每天晚上枕头都是湿。最后才得到一个机会,孤身去河北,从此天高海阔。

  如果没有机会,李祺只能忍着,但是如果有机会。李祺决计不会放过的。

  或许有人觉得,杀了李祺就行了。

  但是李祺这样的人少吗?

  勋贵之中,有太多了。朱元璋管他们管得太严了。即便没有李善长案与蓝玉案,也有很多勋贵被办,家门不保,至于训斥,闲置等等。更是家常便饭。

  杀得过来吗?

  太子觉得,他登基之后,一定要加恩天下,安抚天下才能将这些问题慢慢解决。

  但是朱元璋要变法。

  要铲除天下最庞大的士大夫阶层,这简直是自掘根基。

  而今天下反对的人不多,一方面是很多人其实都不明白,朝廷这个变法是什么意思?如果仅仅是给泥腿子施恩。他们其实并不在意的。因为大明朝廷的管理结构,就代表着他们不可能直接接触到百姓,是需要通过胥吏,士大夫这些阶层,再接触到百姓。只要这个结构不变,不管朝廷有什么法度,都是他们说了算。

  一阵风的事情而已。

  另外一方面,也就是朱元璋镇着。

  他们不敢冒头。

  但是朱元璋一旦走

  请收藏:https://m.kk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