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六章银行司_大明公务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活动的钱,管理的精细化程度,要比这个时代几乎所用衙门都要高。更不要说,还要决策印钱数量等等。

  这里面的事情太大。

  与整个大明的政治体制,都有一些格格不入。

  杨士奇就提醒的就是这个。

  这个机构放在地方是不可能的,放在中枢,也没有位置。甚至户部尚书如果不掌控银行司,就谈不上大明的财政中枢了。

  杨士奇所说的也不是这个。

  毕竟大明朝廷的框架,也不是固定的。朱元璋还在,随时都可以改,也不算什么。问题在于,银行真的能成的话,很多事情都没有回转余地了。

  不是银行这种近代商业风格的行政机构,带来朝廷管理的新改革。要么,就是银行司泯然众人矣,而同样泯然众人矣的还有何夕,与何夕身后的人们。

  只是杨士奇说的有些含蓄而已。

  何夕沉默了一阵子说道:“天下没有规定,衙门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不要说那么远,先说眼前的事情。”何夕敲敲黑板,说道:“有什么问题吗?”

  杨士奇说道:“自然是没有问题的。问题在于准备金与发行比,这些活动的数字了。”

  何夕说道:“那么,就进入下一个问题。如果将宝钞换成银票?”

  何夕此言一出,所有人都惊呆了。

  何夕这个想法,一直藏在心中,倒不是不信任他们。而今做大事,不能不小心。而且这些人提前知道了,也没有什么用处。而今银行司也算是建成了。

  首先,何夕自己在北京搭了一个架子,又从辽东弄来一批熟手。

  整个框架是有了,最少不缺办事的人。有了具体的执行能力。如果之前的想法,仅仅是想法,而今最少已经不是空想了。

  其次,南京的钱也来了。最少也不是无米之炊了。

  再有,就是北京城工程的前期准备工程,已经开始了。银票已经流入北京工地上了。虽然数量并不多,甚至流淌的是辽东银票,可以说是旧票不是新票。

  而大投入大工程,已经准备好了。

  所以,何夕觉得银票代替宝钞的时机已经成熟,才愿意说给所有人听。

  姚广孝沉默了一会儿,说道:“大人,银票兑换宝钞,是面值来换,还是按实际价值来换。”

  何夕说道:“其实,陛下倒是想按照面值来换。但实际上?不大可能。”

  姚广孝说道:“如此就简单了。什么也不用说,就是允许宝钞兑换银票。收了宝钞印银票就行了。固定死一个价格,先准备一段时间,等市面上的宝钞比较少了,然后确定一个截止日期。之后的不换了。新钞换旧钞,就是这样的。”

  其实宋金元三朝玩钞票也有很多经验的。

  比如换钞,都是这样来的。

  都是又一定之规的。

  何夕沉默片刻说道:“我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

  杨士奇说道:“姚先生总

  请收藏:https://m.kk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