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一十七章一场盛宴_大明公务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道:“千古之下,我估计是第一大贪污犯。”

  只是眼中只有利弊,没有政治洁癖的何夕,立即知道该怎么做了。

  何夕说道:“这个项目估一下多少钱,让赵宗德自己去银行借贷,我给他担保,给他十分之一的股份,其余的我们拿下,对了,给你与姚先生等人说说,这一次谁要是有想法,也可以下场。大的或者有问题,小的可以合伙试试,即便都没有,他们也可以找人,办公司。有所需求,我这个老师,给他的担保借贷便是了。”

  勋贵们毕竟不是自己人,是旁观者,虽然,他很多已经被何夕绑死在变法这一条船上了,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们与何夕是一条心的,而何夕的弟子们却不一样了。

  他们很多人都是辽东工业,北京工业的具体操作人员,明白这一切是如何运转的。

  是比勋贵们更接近何夕所想要的企业家,资本家。

  最少比权贵资本,要先进很多。

  何夕之前,思维有局限。他仅仅当他培养出来的这些人,作为自己在政治上的接班人。也就是朝廷之中的变法派。但是而今何夕算是想明白了。大明文官集团之所以强大,并不是因为他们在朝廷上有多少官位,恰恰相反,是因为他们在朝廷外之所,所占据大量生产资料,让他们必须在朝廷上有所存在。否则的话,这天下就不会稳定。

  朱元璋其实就很明白这一点,开国之初,招降纳叛,将地方势力人物,全部纳入大明朝廷,借助这些地方豪强,加强了新生大明的权威,然后在一次次清洗。

  何夕需要的是,一个遍布朝野,占据大量生产资料的势力。因为他们在朝廷之外,有强大的势力,他们必须在朝廷之中有所官位,否则这朝廷就会出问题。

  就好像明末徽商,晋商在大明朝廷之中的表现,其实也是这种原因,只是他们没有自觉,即便徽商,晋商出身的官员,成为大明官员之后,在精神上也会有一些变化。将自己看做士子,不完全将自己看做商人。

  只能说儒家,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正因为想明白这一点,何夕固然知道,他这样做,几乎可以说是掀起一场瓜分国有资产的浪潮,其中有多少问题,用脚趾头想都能想明白。但是何夕没有时间慢慢来。

  毕竟,南京各种变故,就好像是晨钟暮鼓一样,每天都在何夕心头敲响。

  他需要一个庞大的势力集团作为支撑,支撑他与南方士大夫们去做殊死搏斗,之前何夕更多想将勋贵们拉下来,而今他只能放开培养自己人。即便有更多后遗症,也顾不得了。

  杨震听了何夕这话,大吃一惊,说道:“这不大好吧。”

  何夕说道:“有什么不好的。杨震你如果有意,也是可以的。”

  杨震沉默了一会儿,他的确是心动了,何夕对杨震不算

  请收藏:https://m.kk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