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十八章商议白话文_大明公务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八章商议白话文

  朱雄英对朱允炆还是了解的。朱允炆虽然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决计并不是一无是处的。最少最基本的政治家的手段,还是知道的。

  在朱雄英看来,整个南京最适合统领大军北伐的,也只有傅友德。

  虽然沧州惨案,看起来很大,但是只要朱允炆挺傅友德,根本不是一件大事。算不得什么的。

  何夕说道:“臣有一事,想要与陛下商议一下。”

  朱雄英说道:“何事。”

  何夕将一本书递给朱雄英,朱雄英拿过来一看,不是别的,正是《三国演义》。

  朱雄英拿过来,并没有看。说道:“姑父的意思是?”

  这本书他看过。

  无他,作为这个时代对后世影响力最大文学作品。朱雄英岂能不好奇。而且好奇的不仅仅是他。朱元璋也好奇过。历史上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想要流传开来,也是需要一些时间的。

  但是有了何夕这变数,这一本书流传开来速度要比历史上快得多,虽然不知道天下皆知,但是在很多地方已经很流行了。

  何夕也看过。何夕一度对照后世的《三国演义》与这个时代的原本对照过,发现了太多的修改痕迹了。

  不过,而今让朱雄英看,不是要朱雄英看这本书,而是看白话。

  《三国演义》已经是白话文作品了。

  虽然后世称之为明清白话。其实也很口语化了。

  何夕说道:“陛下,今日之事,本来是要与解缙谈的。但是想来想去,臣还是先跟陛下谈,再与解缙谈吧。谈得不是别的,就是白话。而今天下各处都需要人才,军中朝廷地方乃至于商人,特别是工业上。”

  “工业上工人不足的事情,臣想过很多办法去解决。比如能用机器就不用人工。但是臣发现了一个尴尬的问题,那就是工业上缺少大概有素质的工人。工厂之中很多工作,已经精细到,不识字都不可能做工的地步了。”

  “也就说,工业发展下去,盲目提高工人数量,已经不行了。更不要说,而今我们手中根本没有足够的人手。提高工人素质,最少识文断字,懂的算术,这是最基本的。”

  朱雄英有些明白,又有一些迷糊,说道:“那这与这本书有什么关系?”

  何夕说道:“传统的教书育人的办法太慢了。最少要好几年才能培养出一个人。而今我们根本没有那个时间,我们需要这样的人,不是一个,不是一万个,而是十万个,一百万个,如果可以,我希望全天下的人全部识字。”

  “这必须要减轻教育成本。”

  “我已经邀请各地音韵大家,传立拼音体系,并准备召集书法大家,从草书之中挑选简化字。更准备推广白话文。争取在最短的时间之内,让最多的百姓识字。”

  拼音,简体字,白话文。这三样是降低教育成本利

  请收藏:https://m.kk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