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五章战事对南京的刺激_大明公务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硝石,大明不是不产硝石,只是大明产硝石的地方。

  大明产硝石的都在北方,特别是西北。而大明火药生产重点却在东南,无他,是因为而今大明重心就在东南。火器的作用,不用何夕提醒大明朝廷就知道。

  故而南京本来生产大量火药供应军需,虽然不是不让地方上生产。但是重点却是南京,这也是为了保证制衡。

  而朱元璋知道未来是火器时代之后,对火药生产更加看重了。

  不客气地说,除却北京之外,南京是火药最大生产中心,甚至在开战之前,北京都比不上南京。北京是军事重点,有供应边军火药的重任,故而也有火药厂。

  但毕竟比不上南京。

  问题就来了,从北方,从西北运输硝石到南京,花费太大了。特别是在开海之后,大明发现有另外一个硝石产地,虽然看上去很远,但实际上很近,那就是东洋,确切的说,是日本,琉球。

  只是而今日本乱起,硝石供应很成问题。

  毕竟,傅友德要的火药数量,不是之前的几倍,而是几十倍。

  傅友德只能确定将来火药消耗数量将有非常非常多,至于多多少?傅友德也不知道,只能说是多多益善。而且傅友德本身,就给朝廷难题的想法,毕竟朱允炆也给他难题了。

  他总要给自己争取一下。

  日本硝石不要指望了。如此一来,总体硝石产量是在消减的。而需求一下子多了这么多。朝廷一时间能够供应上来才是怪事。

  方孝孺细细将其中问题一一道明。朱允炆说道:“难道没有什么解决办法吗?”

  方孝孺说道:“硝石倒是有解决办法,臣想办法与琉球商议,或者干脆派兵去琉球,加大硝石生产。倒也是能够供应上来。只是需要时间。但是其他两件事情,也不是不能解决的。但是缺人。”

  朱允炆说道:“怎么说?”

  方孝孺说道:“开战之初,臣就去过太平铁厂。太平铁厂与太平工理人心惶惶,但是各种技术之先进,却是大明仅有的。欲求兵器之利,必须在太平铁厂。只是太平铁厂这一段时间,问题多多,最大的问题是,派过去主持的人。根本不懂其中奥秘,指挥捞钱,对于其他的事情,乱下命令。做不出来,就横加指责。这些天,太平铁厂的工匠,逃亡日多。官员加以私刑。如果再不处置,恐怕将来想用的事情,就不能用了。”

  丁显在一侧,看重方孝孺。嘴角似乎微微勾起,怎么看都有一丝嘲笑的意思。

  丁显有这样的表情,一点也不奇怪。

  因为朱允炆登基,本质上是对朱元璋当政时期一系列政策的反动。

  其实最大的反动,就是土地上。

  只是朱允炆登基以来,忙于稳定自己的地位,他根本不知道,一直到洪武二十七年的全国耕地总额,他在登基之后,已经开始

  请收藏:https://m.kk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