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8幸福村之我的父亲_幸福村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新家的房子砌一块砖。

  在父亲眼里,能够砌砖造墙是一名水泥工的标志,那是一种怎样的自豪大概是我这辈子都无法感同身受的体会。

  父亲有一辆古董嘉陵摩托车,是大舅舅辞职后赠送的,赠送理由是他辞职了,有本钱做生意,需要一辆有门面的车。这古董已经撑不起他的门面,放着也是浪费,应该物尽其用。于是父亲就拥有交通工具了,可以去更远的村干活了。

  父亲每天整整齐齐的出去,脏兮兮地回来,衣服没有一件是完全干净的,都有水泥的污迹,任凭我怎么洗都洗不掉。但是好像只有我一个人在意父亲的衣服是否干净不干净,他本人倒是无所谓的样子,就连一向有洁癖的母亲也觉得没有什么问题。到现在,我依然无法理解这种状况。

  后来,隔一段时间父亲就会向我炫耀他学会的新技能,比如:

  “海哥儿,我今天学会看平水了。”

  “海哥儿,今天我学会下柱子了。”

  “海哥儿,今天我学会测量地基了。”

  “海哥儿,我今天学会刷墙了。”

  “海哥儿,我今天学会了贴瓷砖了。”

  “海哥儿,我今天学会安门窗了。”

  “……”

  我明白父亲和我分享的理由,不是因为自豪和炫耀,而是他需要一个听众,需要一个认可的声音。因为他干了一个月了,还没有得到工资,奶奶每天都会问父亲拿到工资了吗。刚开始父亲还很坚定地说,能拿。后来奶奶每问一次,父亲的坚定就少一分。

  所以父亲迫切需要听到一个认可的声音去证明自己没有走错路。奶奶不在家,大姐姐又嫁人了,家里除了奶奶外,就属我年纪最大了,理所当然的,我就成为那个倾听的人。我当时并不知道父亲需要的是什么样的答案,但我以自己的角度,知识和阅历由衷地告诉父亲:“好厉害哦!我什么都不会。”

  我当时真的真的觉得父亲很厉害,现在依然。他已经成为我心里不可磨灭的榜样了。我不知道一个人的能力到底有多大,我只知道父亲的能力无限大——他可以从地道的农民转向心灵手巧的木匠,从木匠转向勤勤勉勉的采脂人,从采脂人转向安安静静地采桂人,从采桂人转向炉火纯青的水泥工人。

  现在父亲已经半百了,还一直是个水泥工人,我数了数,已经十多年了。在一个岗位上干十多年了,父亲还没有生出一丁点儿厌倦的心理。我想了一下,父亲这次能够干那么久,除了本身的热爱以外,我觉得有一小部分原因是奶奶走了,父亲掌握家里最大的话语权了。再也没有人能够组织父亲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

  水泥工不是一件稳定的工作,但是胜在年收入可观,在农村能有这收入已经相当不错了。说这份工作不稳定在于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一年四季都有雨,特别是夏天,雨天特别多,很影响父亲的工作。

  除天气外,这份工作本身也存在限制因素。一个村子就那么多户人家,一户人家也就建一个根,哪里有闲钱建很多的房,顶多就是在一楼二楼的基础上增加到三楼四楼,特别有钱的也才五层楼。也不是每个季节都有人想建房子,也不是每户人家都请你去建房子,也不是只有父亲他们一个建筑小队。刚开始那几年还好,每个季节都有工作,时间还能自由安排,父亲很是满意。后来,附近的农村建房的市场饱满以后,父亲开始开启半年一工作的模式,开始有时间闲赋在家了。

  父亲绝对不是一个能够停下来的人,开始思索自己是不是应该找一个突破口以改变现状。

  请收藏:https://m.kk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