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01章 孤有这么流弊?_大汉从吹牛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可以把五十个人全部报上去。

  但只有傻子才会这么做。

  察举制!

  察举制!

  有察,有举,有制度。

  若是你推荐的人通过了考核,若将来他犯了罪,不论轻重,对推荐他的官员都会有很大的影响。

  而根据犯罪时期的级别,影响到的级别不同罢了,若是犯案时是县官,那么影响最大的就是当时举荐他的县令,以及以下的官员。

  而这种制度,又会带来另一个隐患。

  犯罪了举荐他的官员要受到牵连,那么这些官员若是还活着,必定会想办法掩盖,从而形成另一个朋党。

  当然,大多数时候长官只是挂个名。

  你是小人物的时候犯事,影响的是掌教化的官员,因为是他们实际上负责考核的。

  当你混起来了,影响的就是那些一把手了,因为是以他们的名义举荐的。

  当然,你若是混成功了,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

  例如说举荐了灌婴的宋轶,现在就混着一个郡守美滋滋的过着小日子。

  而举荐了韩信的灌婴,现在的日子还用多说吗?

  论地位,论能力,他几乎能称之为大汉第一将军。

  王不饿做事从来都不喜欢只看眼前。

  虽然面前摆着的,是如何对官员考核的问题。

  但是在王不饿看来,却是可以利用这件事情,来做点别的事情的。

  而之所以考虑到察举制方面,自然是为将来的科举制做铺垫。

  没有什么事情是能一蹴而成的,就像那啥啥啥的,直来直去的也就是一个人爽,想要大家一起在天空翱翔,你得来点铺垫才行。

  “取消察举责任制,郡守县令保留直接举荐的权力,但往后举荐人才,由各地教坊司来负责执行!”王不饿突然说道。

  “???”张良突然懵了,这好好的咋突然又跑偏了呢?

  王不饿却没有去考虑张良的懵逼。

  这么做自然是有原因的,而且,王不饿也觉得会有很大的帮助。

  于是接着说道:“通过察举考核的官员,两年不为官,由吏部统一出具题目,分配这些官员前往各地暗中调查地方官员的品德问题……”

  听着王不饿的话,张良突然眼前一亮。

  越想越觉得惊讶,越想越是震惊。

  不由得拍手叫好道:“善!大善!王上此举,还真是大善啊!”

  一个好的政策,往往不需要更多的解释。

  懂的人自然懂,不懂的人,解释的再多也未必能懂。

  张良身居高位时日已久,接触的事情,见过的人也很多。

  所以他看懂了王不饿此举的用意,这是根据自己先前提出的建议而给出的进化版应对方案。

  张良又一次的被震惊了,张良突然有了一种感觉。

  就算是秦始皇现在还活着,以王不饿的才智,将来做到丞相之位也不难吧?

  当然,马屁什么的在心里面拍一下就行了。

  像张不衣,司马欣那种不要脸的手段,张良是使不出来的。

  好歹也是中书令,三驾马车之一,就算是拍马屁,也得拍的与众不同。

  于是,张良在心中稍稍撸了一下,然后说道:

  “此举最大的优势在于,其一,参与人员两年一轮换,其二,参与人员皆为新官员,没有那么多的势力干扰,加上异地派遣,更加无所顾虑,可以得到更准确的答案,其三,通过让他们去实际调查,亦能更加清晰的了解朝廷对于官员的考核随机性,令其在为官之后不敢有所懈怠,其四,能对现在的官员起到震慑效果,其五……”

  看着张良,王不饿满头的黑线。

  俺只是想解决考核人员被人收买的问题,顺便铺垫一下将来的科举啊,你这一二三四的列出来,还说的这么有道理,俺……

  俺踏马的自己都懵了,这个办法真有这么流弊?

  请收藏:https://m.kk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