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89 人选_皇明皇太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其人耿介有峻节,臣以为他能担此重任。只是刑部尚书位高权重,尚书人选还望陛下圣裁。”

  朱允煐摆了摆手,笑着说道,“你是吏部尚书,举荐贤才也是你的职司。你也说了刑部太过重要,咱自然也是要多问问。”

  确实是需要多问问,刑部可是主管全国刑罚政令及审核刑名的机构。这样一个机构的负责人,朱允煐当然需要无比重视,在刑部尚书的人选上他肯定不能有半点的马虎,需要考虑的更加齐全才好。

  只是朱允煐也是有着皇帝的‘多疑病’,主要就是因为刑部尚书太过重要。虽然暴昭是茹瑺举荐的,看起来茹瑺也是尽了一个吏部尚书该做的职责。

  但是朱允煐不会马虎,该调查的还是要调查、该怀疑的还是要怀疑,他绝对不会允许一个吏部尚书完全掌控朝堂上下官员任免。更加不允许尚书级别的官员结党,或者多有来往。

  皇帝嘛,这么做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即使茹瑺是朱允煐的心腹,可是他依然会在这些事情上调查的更加清楚。

  在讨论了暴昭的事情后,朱允煐问道,“任亨泰颇为让朕失望,此事过后,他也难在朝堂立足。伴读,礼部该有何人接手?你可有数?”

  茹瑺没有藏私,也没有隐瞒,“回陛下,宁国府人陈迪倜傥有志操,曾为府学训导、历官侍讲。出为山东左参政、丁忧后为右布政使。此前普定、曲靖、乌撒、乌蒙诸蛮煽乱,迪率士兵击破之。”

  听到茹瑺的举荐,朱允煐忍不住笑了起来,觉得这个推荐是相当不错的。

  谷/span陈迪这个人可以说是‘允文允武’,是朱允煐认可的真正读书人。上马可以领军、下马可以安民,而不是只会读书的腐儒,这才是济民安国的贤才。

  而且这人的祖父从征有功,世抚州守御百户,这可谓是根正苗红了,这绝对是一个相当不错的出身了。毕竟一个百户,只是中层军官,不存在太多的家世,更不会有太多的异心。

  看到朱允煐点头,茹瑺继续推荐,“池州府黄观为洪武二十四年会元,取殿试一甲第一名。历任翰林院修撰,升任礼部右侍郎。其人自幼勤学,品性高洁、以忠孝自许,可堪大用。”

  提到黄观,朱允煐也是印象很深了。这人可不只是会元、状元,还是乡试的解元,这是俗称的大三元。而且这人本来是姓许,他的父亲是赘婿,在洪武二十九年经朝廷恩准遂复原姓。

  朱允煐想了想,摇头说道,“黄观颇有贤才,朕记得他中状元时方二十八,如今不足也才三十有七,实在太过年轻。再者就是其人一直在京为官,未曾为亲民官。若是为礼部尚书,怕是有些不妥。”

  这也算得上是朱允煐的一个想法了,他觉得自己也应该重视这件事情。

  说起来以后

  请收藏:https://m.kk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