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1 六礼、儒家_皇明皇太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尊奉为官学,而其本身则与孔子圣人并提,称为“朱子“。

  元朝时,诏定以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为标准取士,朱学定为科场程式。洪武二年,科举以朱熹等“传注为宗”。朱学遂成为巩固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精神支柱。

  它强化了“三纲五常”,这也是标志着封建社会更趋完备的意识形态。

  这是一个机具正义的人,很多人尊他为大儒,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儒学大师,同时也是一位博学多识的大学问家。

  而且作为封建社会的一位官员,他在努力维护封建制度。

  对于皇权、统治者来说,朱熹的思想自然是值得重视的,因为有利于他们的统治。

  但是对于朱熹不屑一顾的,觉得这是一个戴着理学家面具、披着道学家衣冠的伪君子,满嘴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非常令人讨厌。

  ‘存天理,灭人欲’,这就是朱熹理学的重要观点之一,觉得这是为了维护封建礼教,严重摧残了人性,窒息了中国人的思想,压迫中国人的自由,甚至“以理杀人”,对中国社会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毒害,流毒甚远。

  事实上他的理论,也确实对封建社会的变革起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其实老朱对于儒家的思想是比较复杂的,他不喜欢民贵君轻的那一套。对于孟子的‘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这更是无法忍受,所以将孟子的牌位从孔庙中撤出,甚至一度下诏天下人停止祭祀孔子。

  别看老朱是个铁血的皇帝,只是这一道旨意也遭遇到了大臣的抵制,全天下的读书人基本上都无法接受着一切。孟子是圣人,岂容他人玷污,即使是皇帝也不可以。

  老朱也扛不住全天下读书人的压力,所以恢复了孟子的牌位,但朱元璋对孟子却始终是耿耿于怀,余恨难消。于是命令臣下“删孟”,将孟子很多言论进行了删改。

  在朱雄英看来,小时候家境贫寒的老朱哪有什么资格接触儒家。等到起兵时再接触,自然对儒家的理解必然带上了原本的农民思想。老朱对法家、道家乃至释家,也都有一定的理解。

  朱雄英其实也很明白,不要说现在这个年代无法动摇儒家的正统思想的地位。哪怕是几百年后,儒家的思想也会影响着这片土地。儒家的思想,也不见得就都是糟粕。

  作为统治者,强调忠孝的思想,这自然是没有什么问题的,这是符合他们利益的思想。

  只是朱雄英也很清楚,现在就尝试着做一些改变,还来得及。毕竟现在的大明才刚刚立国二十二年,很多的事情及时做出调整,阻力也不会太大。

  儒家思想,朱雄英也不觉得直接要颠覆,要废掉儒家正统思想的地位。他知道那是不现实的,哪怕是高高在上的皇帝,也没办法真正的让天下读书人

  请收藏:https://m.kk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