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9 意外之喜_皇明皇太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实是国子监惹出来的麻烦,可是谁让他们是六部尚书呢,他们就是文官的表率。

  现在闹出了这样的事情,他们想要说完全没有责任,那也是不太现实的。不过也算是有着一些好消息,比如说也没有什么直接的责任。

  当然礼部尚书除外,现在肯定是冷汗直流,国子监惹出来的麻烦,会比想象中的更大。而且真的要说起来的话,这也算得上是礼部约束不严,这个责任也是跑不掉的。

  朱允煐继续说道,“早些年惩治贪官污吏,这就是大明苛待读书人。废了丞相,那就是咱大明天子都是独夫。没能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咱大明就尽失民心,国祚已衰!”

  朱允煐气急而笑,说道,“好呀,朕这个残暴而昏聩之君,未能重用饱学之士,以至于经天纬地之才沉沦至此,实乃大明之憾事!”

  茹瑺都想哭了,因为不只是皇帝暴怒,也是因为他在一些人看来也就是奸逆、幸进。看起来有些人也确实非常的不乐意,是真的非常不看好大明朝如今的官场生态。

  朱允煐冷哼一声,说道,“你们且退下吧!好好的想一想明日早朝如何回朕,好好的掂量一下这件事情因何而起,又为何到了今天这地步!”

  茹瑺他们还能说些什么啊,现在一个个的多少有点六神无主了,现在心里都是一团乱麻的。还是赶紧想想对策吧,还是想一想如何将这件事情控制在一定的规模之内。

  要不然的话,就算不是什么滔天大案,也会让很多的士子仕途蒙受阴影。说不定两年之后的会试,国子监的这些学子就名落孙山了。

  当然更严重的,那就是大明的最高学府国子监将一蹶不振,文官系统将失去他们培养人才的摇篮。

  真的要是发生这样的一些事情,那肯定是没办法接受的。只是很可惜,现在的主动权根本就不在他们的手里,因为有些人做的一些事情,已经触犯到了皇帝的逆鳞,有些人的所作所为也确实是越线了。

  熟读四书五经,能够写出来锦绣文章,代表真的就是一个栋梁之才,很有可能就是个迂腐之辈,很有可能也就是一个只会书生误国的典型。

  茹瑺现在算得上深有感触,甚至有那么点悔之莫及!

  黄湜黄子澄是何许人也?

  这是洪武十八年时考取了会试第一、殿试第三,历任编修、修撰、太常寺卿等职。

  这绝对是很多人认为的英才,是很多人看好的一些栋梁之才。但是这么些年,也就是在洪武皇帝时期,黄子澄的仕途看似发展的不错,但是也谈不上多么的亮眼,只是一个探花的升迁模式而已。

  探花而已,根本不算什么,每三年就会出现一个探花、一个榜眼,以及一个更加耀眼的状元。在翰林院里,最不缺少的就是编修、修撰,只能修修书、积累一些经验。

  请收藏:https://m.kk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