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九十四章:征求下魏国公的意见_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厂公既让王承恩得近御前,给了他这个机会,那就说明这个小监是有一套的,不过厂公是什么人?

  这个机会里,同样有条死路!

  至于是走到死路里,还是经受住厂公的考验,鲤鱼跃龙门,成为宫内大裆,这还要王承恩的能力。

  魏忠贤从市井无赖,走到如今天启皇帝亲的近权阉这一步,击败的对手,明里暗里的可不只是魏朝、王安,什么样儿的阴谋诡计魏忠贤没见过、使过。

  王承恩是很机灵,也胆大敢做事,但要是想诓骗过魏忠贤的眼睛,在御前鼓捣些别的,他还太嫩!

  这宫里边,杀机四伏,反而如孙进这般生性谨慎,不足以任大事的人,更能待住更久。

  “你就不用酸人家了,能不能活还不一定。”

  说完这句,王朝辅背着手离开,孙进一旁恍然大悟,忙拱手谄媚笑道:“奴婢恭送公公——!”

  ......

  安定殿的内殿,实际上就是抚宁候朱国弼的卧房,内监们稍加改造,便成了如今朱由校暂时居住的房间。

  内殿中,朱由校侧着头,手里拿着一根毛笔,俯在案上,正专心地写那一副皇帝亲笔书法。

  徐宏基来到门前,未敢再进,只是行礼参见。

  得了朱由校首肯,方才缓步进屋。

  甫一进屋,他身后小监就忙的关紧了房门,这也使他向身后一望,有些不知所措。

  这时,朱由校“啊”的一声,忽然从案上起身。

  见他捏着毛笔,冲徐宏基大笑,兴奋地道:“来呀,给魏国公看看,朕这副字放到金陵城里,能不能卖出个好价钱?”

  朱由校在继位的第一年,毕竟还是跟着孙承宗等大贤在懋勤殿学习了一段时间。

  虽说那时候是被群臣要求,不情不愿的在学,但周遭全是当代的大“文学家”们,耳濡目染之下,书法和气质却是大有长进。

  说实话,徐宏基此前并没有想到,这位自幼没怎么经受皇家教育,临时继位的少年天子,字能写的这么好。

  “朕许久没有亲笔,今日偶有兴致,书写一番,就赠予魏国公,带到城外,卖一个好价钱。”

  徐宏基目瞪口呆,朱由校却放下毛笔,又拿起茶杯,一副优雅从容的样子,又与他说道:

  “朕现在总算知道,古时候那些贤者撰写著述,字斟句酌,写出文心雕龙那等墨迹后,是何种的心性了。”

  “社稷巩固,日月照临。”

  徐宏基仔细端详这份蕴含着天启皇帝之野望的御笔,笑道:

  “陛下这八字,体势端严,笔法遒劲,诚如昔人所称心正笔正之论,拿去卖了,不免暴殄天物。”

  “哈哈——!”

  朱由校大笑几声,挥手命内监再取一笔,朗声道:“这有何难,朕如今正值春秋鼎盛,暮年有时。魏国公若想要,朕晚些日子,专替你写一份。”

  “可悬于国公府正堂之上,视朕亲临,如何?”

  徐宏基吃了个哑巴亏,但皇命已至,又不可违背,只好打碎牙往肚里咽,强笑道:

  “如能这般,臣感谢陛下隆恩!”

  “哈哈哈,魏国公啊,诸勋贵之中,朕可是最喜欢你了!”朱由校低头写字,笑到此处,话锋一转:

  “爱卿切莫让朕失望。”

  徐宏基浑身一凛,忙揖身道:

  “臣忠于陛下之心,诚如此八字,江山巩固,日月照临!”

  “既如此,朕有些话要与魏国公讲。”

  朱由校忽然停笔,双手撑在御前,低头看着自己方才写的字,淡淡说道:“朕有意裁革南京六部各院,重整五军都督府…”

  “魏国公之意如何?”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https://m.kk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