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三十二章:帝王术_我真不是木匠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辖,属京卫亲军。”

  “此次官制一改,他们失了京卫亲军的身份,分别归于江北都指挥使司,金陵都指挥使司统辖,为兵部直管。”

  “这次一改,五军都督府几乎不在原南直隶各卫统军,兵部职权过重,勋贵一点兵权都没了,这于朝廷不利…”

  闻言,朱由校脑子里也是嗡的一下。

  戚金这个事提到点子上了,朱由校原本还没注意到,这两天总觉得忘了什么事儿,这一下子就记起来了。

  南北两直隶的各卫各所,原本都是京卫亲军的编制,归五军都督府统辖,地位不同,兵部都不能直接插手。

  也就是在名义上,南北两地勋贵之首,英国公张氏领北直隶军权,魏国公徐氏领南直隶军权。

  这次南直隶被朱由校彻底取消,南直隶原本的各卫各所没了京卫亲军编制,自然要归属两地新建的都指挥使司。

  各地总领卫所的都指挥使司,明初是由五军都督府总领,土木堡以后,逐渐都听命于兵部。

  这也就是说,朱由校差点把南直隶的兵权交给了兵部。

  土木堡之变,致使全国的勋贵和武将力量几乎断代,自那以后,由勋贵和武将主理的五军都督府职权逐渐被兵部所取代。

  文贵武贱的情况始于明初,到了英宗宣德年间愈发势盛,这里也有全国军权渐归兵部文官有关。

  甚至于有些皇帝,都因为想要收回兵权而突然暴毙。

  眼下大明就是这个情况,朱由校已经收回兵权的北直隶不算,全国上下,就只有原南直隶的京军亲卫大部分还听命于五军都督府。

  五军都督府的左右都督,除非在南直隶屯驻,在它地几乎就是荣誉头衔,根本没有什么实权。

  至于左右都督以下的佥事等职,现在就是个妥妥的闲差。

  像是中原五省,辽东、山东等地,无论行都司还是都司,兵权悉已归于兵部。

  天启元年王化贞和兵部尚书张鹤鸣造成的广宁之败,就是知晓战事的武将不能调兵,反要听命于文官,硬着头皮去打必输的仗,才酿成大祸。

  其实到了现在,大明上下已经形成文官统兵,武将作战的习惯,无论眼下的孙传庭、卢象升,还是辽东的熊廷弼、洪承畴,都是如此。

  无论日后五军都督府改制,还是全国卫所整顿,每一样朱由校在三年五年都做不完,眼下能做的只能是去适应。

  朱由校在沉思时,有个人听这话可是高兴坏了。

  这个人,就是明年将要袭爵的徐宏基嫡长子徐文爵。

  他跨出一步,满面都透着红光,说道:

  “陛下,臣觉得戚金说的十分有道理,不如就在江北、金陵两省设立行都司,归五军都督府统辖!”

  “五军都督府由陛下直领,兵部也不至于越权。”

  道理的确是这么个道理,可是朱由校看着阶下的徐文爵,怎么看都不像是刚死了亲爹亲娘的人。

  就连这眼睛周围,也不像是真正伤心过该有的样子。

  朱由校打量他半晌,总觉得徐文爵是有什么事瞒着自己,但也没有直接问,点头说道:

  “如此最好。”

  “由你们这些勋贵继续帮朕管着金陵、江北的兵权诸卫所,朕也能放心,只是江南大营的事…”

  听见皇帝同意了,徐文爵更加高兴,忙抱拳道:

  “臣愿为陛下效死,接替父亲,为陛下统领江南大营第三营!”

  语落,就连黄得功都望向徐文爵,大大的脑门子画着大大的问号,小公爷刚死了亲爹亲娘,不是应该守孝吗.

  “这么心急?”

  朱由校笑着问道。

  徐文爵没察觉出什么异样,但也是边哭边道:

  “陛下,近几日臣常于家痛哭,心如刀割,可是陛下即将北归,南京诸勋贵中除我徐氏外,又没人能统领第三营。”

  他犹豫片刻,方才说道:

  “臣可以先领第三营,择期再为父母守孝!”

  听到这些,朱由校仍旧含笑望着他,只是现在这副笑容中,已是透出了些许异样。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请收藏:https://m.kk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