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11章 行贿上官_开局一个明末位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大明砸烂,重塑,才是真正的妙招。

  “不摊派,就按照朝廷八钱银子收。”

  李朝生对税官说道,听了这话税官愣住了:“不摊派?”

  税官瞪大了眼睛,这辈子他都没有遇到过这样的事情,他伺候了好几任知县了,其中号称最清廉的知县,也摊牌了二钱的赋税,这样的知县已经被百姓称为青天大老爷了,而大部分的知县,那都是贪得无厌之辈,最少也摊派一倍,收一两银子的。

  而上任县老爷张德正,每次都摊派两倍的税负,这回这位李知县竟然一文钱都不多摊派,这让税官猝不及防,脸上也充满了惊讶。

  “大,大人,您真不摊派?”

  听了这话李朝生道:“不摊派,百姓们过的日子都够苦了,咱们就别给百姓加负担了。”

  税官闻言愣了半晌,紧跟着一躬到底:“大人真乃爱民如子,我代表蓝田县百姓谢过大人了。”

  李朝生听了这话看了税官一眼,摆了摆手:“行了,别拍马屁了,对了,这次老子都不搞摊派了,你们这些家伙也别给老子动手脚,我会派人随机抽查的,要是你们动了歪心思,城外的公审台还在。”

  听了这话税官道:“大人放心,大人做出表率,谁敢动手脚,不用大人,我就扒了他的皮。”

  李朝生闻言点点头道:“如此就好。”

  李朝生说着,税官去收税了,很快百姓们惊愕的发现,蓝田县的赋税少的吓人,竟然只有区区八钱银子,比以往少了一半。

  百姓们交完了税负,竟然还能有一些结余,真正的做到了家有余粮,当然了这些余粮可不是他们自己的,而是需要还债的,去年大灾之时,蓝田县各乡各村的地主富农出了家中存粮,现在大家伙丰收之后,多余的粮食要交出来还债。

  这个百姓们没有任何意见,因为秋粮已经种入了地里,各镇各村的水库里还都有水,最起码保证了秋粮的生长需要,不会大规模减产。

  地主们去年捐出去的粮食,今年成倍的还了回来,所有人脸上都浮现出了笑容,对县衙,对李朝生的信任也大大增加。

  粮食还回去了,李朝生的粮食也成倍的还回来,全都被李朝生装进了仓库里,同时李朝生开始号召全县地主除了必要应灾的粮食,其余的粮食都可以卖给县衙门。

  并且李朝生开始号召地主们不要死守土地,可以学学经商,不要永远当地主老财。

  地主们经历了这件事之后,就开始陆续的成立自己的商队,学习经商。

  而且县里今年对全县地主的土地统一丈量,做了本新账,当然这笔新账是李朝生自己知道的,而朝廷继续用的是那本旧账,那本只有不到十五万亩耕地的旧账,而且主簿在李朝生的要求下,开始按照各县的惯例,每年应付差事一般的交上税收。

  而多出来的

  请收藏:https://m.kk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