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18章 舌尖上的生物与化学(5000字)_奶爸:我曲爹身份被女儿曝光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欲。

  画面、文字和美食,碰撞出奇妙的化学反应。

  “啊啊啊!全都是我爱吃的!毛豆腐YYDS”

  “豆腐脑才是YYDS”

  “我的天,豆腐还有这么多吃法?长见识了!”

  “米酒承载了太多回忆……记得小时候我爷爷每年都要酿米酒和高粱酒。真的好喝。”

  “呜呜,看到米酒我就像立刻马上吃醪糟汤圆。”

  “我也是!小时候特别迷醪糟那味道。”

  “温两碗酒,要一盘茴香豆……”

  弹幕里讨论美食本身的大有人在,一群馋虫。

  而还有一些弹幕自成一派。

  “文科生报道!我是来学文案的。”

  “理科生报道!正在研究米酒的酿造过程,有没有学霸解释一下,为什么酒曲能够酿酒?酒曲的化学构成是……里面有哪些微生物?”

  “化学方程式写给你了:(C6H10O5)n(淀粉)+nH2O→nC6H12O6(葡萄糖)、C6H12O6→2CO2+2CH3CH2OH、2CH3CH2OH+O2→2CH3CHO+2H2O……”

  “学霸,求包豆腐的发酵方程式。”

  “《舌尖上的生物与化学》”

  “生物小课堂开课啦。”

  “《化学生物地理人文历史集锦》”

  “文科生看文案和地理人文,理科生看生物化学”

  “酿酒专业路过……”

  “现在美食节目都这么卷了吗?”

  “硬核美食啊!”

  弹幕已经炸了。

  明明是一档美食节目,硬生生被粉丝们说成了生物化学小课堂。

  高考命题组正在出生物月考试题,看到这里灵光一闪,立刻就用笔在纸上写出一道关于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大题来。

  果然考试取决于生活。

  不知道语文老师、化学老师等等会不会也灵光一闪。

  这一集节目播出后,豆腐的各种吃法广受讨论,诸如臭豆腐、毛豆腐等等都大受大和人的欢迎。

  值得一提的是,大和的《美食家》最新一期的节目播了清酒。

  不过没有讲清酒的酿造,而是将清酒文化,反正和他们的料理一样,被包装得非常华丽。

  但价格很贵。

  这一点米酒、黄酒,完全碾压清酒。

  大和很少人吃过醪糟汤圆。

  然后醪糟、米酒在大和大受欢迎。

  酸菜饺子也是他们闻所未闻的。

  这一波美食输出,华夏已经牢牢占据了上风。

  出现了一股“哈夏”风潮。

  与此同时还出现了一个新词汇:文化牛逼症!

  “哈哈哈,我现在很确定自己得了文化牛逼症!走到哪都自信自豪。”

  “我把链接发给国外的朋友看了,他们说一直看一直流口水……都不想吃沙拉、牛排之类的了。”

  “被子里的威士忌顿时就不香了。就像尝一尝那奇妙的米酒。”

  “毛豆腐???我的天……真的能吃吗?全是细菌啊!”

  “华夏人已经

  请收藏:https://m.kk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