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1章 玉米种子市场的暗流_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个。”

  3月中旬。

  徐小雪讶然,她甚至看到中年妇女也有跃跃欲试的模样。

  种业周刊的记者徐小雪,到鲁省某县进行随机采访。

  “有多高?”

  除了非洲,南美、东亚、中东都是丰凯农机的潜在市场。

  在众人还在议论是真是假时,华夏工业报,鲁省日报等更多的媒体也加入了报道。

  郭阳还不忘提醒,

  “国内的生产基地扩张,还有国外的大轮拖生产基地建设计划,丰凯先向集团总部报一个计划。”

  但他目光却瞄向了4月份伊朗即将举行的农机展览,丰凯已经收到了邀请。

  老大爷这时也说道:“我去年就试过了,想达到宣传的产量很难,但产量确实很高。”

  “嗯,但我主要买它,其它的零星搭配点。”

  徐小雪跟着大爷的手指看了过去,天玉1号,好熟悉的名字!

  至少不是坑农的假种子!

  余洪海点了点头,离开的脚步却加快了几分,国外的大轮拖生产基地是很肯定要建的。

  而邻近的地块,甚至同一家同一块地同一天种植的其它玉米种则结的颗粒饱满。

  确信了,

  丰凯农机和安哥拉正式签订了合同,未来一年内陆续向安哥拉提供大马力轮式拖拉机、柴油发电机等品牌产品!

  丰凯农机已经张开了他的国际化触角!

  她好奇的上前问道:“大爷,你买的什么种子呀,买这么多。”

  丰凯农机的战果显著。

  路上她还碰到了两辆种子公司的下乡服务车,在各乡镇集贸市场、村间巡回流动。

  等到了田间,她脸上被拖拉机轮子甩得都是泥水,下了拖拉机走了不到20米路,每个人鞋上沾的泥足足有两三斤重。

  再瞧了瞧,又是天禾种业的。

  农民的求新心理也很重啊!

  在县里种子公司的门市随机采访了几家,

  徐小雪跟着又去了乡下,种子公司在乡镇上设了很多代销点。

  她也跟着看了,听了一会儿。

  她不由想到去年的采访经历,68户村民买的“高产”玉米种子经过春的耕耘、夏的浇灌、秋的企盼。

  她跟着观察了两天,记录着春耕种子市场的所见所闻。

  又呆了会儿,她有了更多的发现。

  “有的经销商收了农民的定金,但产品迟迟没送到,现在经销商来堵门了,你去处理一下。”

  在她的印象里,玉米能亩产800公斤以上,也只有东北、西北某些高产田里能达到。

  1.5吨?

  这属于虚假宣传了吧!

  顿时她就警惕了起来。

  也有很多农民围在一旁,不时的向销售人员询问各自关心的问题。

  大爷眼眉一抬,这女娃子还怪好看的。

  他向一位站在玉米种子堆前指指点点的大爷问道。

  县里当即组织了调查组,

  徐小雪仔细的看了又看,才确信自己没有看错。

  “大爷,你准备买些什么品种,是宣传上的这些吗?”

  宣传画上写着天玉1号亩产能达到1.5吨!!!

  没搞错吧!

  她印象深的品种只有两个,中外合资的先玉335!

  徐小雪心里有了判断,但这产量也未免太惊人了。

  老大爷为啥还盯着这个品种买啊?

  种子市场蓬勃待发,农民购种喜新不厌旧。

  嘉禾的其它版块也爆发了强劲的活力。

  基地的建设计划自然是交给专业的团队和咨询公司去做,扩大产能虽然很急迫。

  这自然得归功于余洪海。

  价格70元/公斤,怎么这么贵!

  旁边有她熟悉的老品种,每公斤才卖5-6元,其余几个新品种价格也在10-12元/公斤啊!

  这价格差距也太大了。

  她走进一家种子贸易公司的门市部。

  真不是虚假宣传吗?

  “都是辣椒啊。”徐小雪看清了包装上的照片。

  而调查的结果也很沉重,“高产”玉米减产96%,对农民来说就意味着绝收!

  老大爷走后,徐小雪在店里找到了刚才的蔬菜品种。

  天椒1号,赤红1号,而且都是同一家叫天禾种业的公司生产的。

  以及天禾种业的天玉1号!

  昨天看到最新新闻,老美已经把玉米亩产的世界记录推高到了2641公斤。

  感觉我还是写保守了。。。。

  请收藏:https://m.kk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