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4章 去河西(兄弟伙些,求订阅!)_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PS:45、46两章调整了下单价:天玉1号,70元/公斤;先玉335,60元/公斤;郑单958,6-9元/公斤。)——

  徐小雪端坐在桌前,卯足了劲儿,似要把稿纸写透。

  县城、乡镇、农村里的所见所闻,一点点的浮现。

  繁忙的种子门市,嘈杂的农贸市场,流动的巡回车,以及农民购种时笃定、忐忑、憧憬的神情。

  她最喜欢两件事,一是走南闯北,二是把生活中的世界搬到纸上来。

  她小时候的梦想是成为一名作家,却阴差阳错的成了记者。

  然而,

  她却格外的喜欢这份工作。

  不拘泥于固定的工作环境,可以在乡村、城市来回的切换。

  就像一匹野性十足的烈马,驰骋在自家的草原里。

  写了一会儿,文章的内容就从期盼丰收的农民身上,转移到了玉米种子身上。

  她思索着,分析着各个玉米品种的优缺点。

  传统的玉米良种很多,

  如农大108,新世纪之前就已经畅销国内,但维权之举却让这个很有生命力的品种陷入了库存积压的泥潭。

  除此之外,登海种业的登海9号、掖单13,莱西市的西玉3号,硕秋等玉米良种,也有不错的市场份额。

  最后,便是农业部重点推广的主栽品种:郑单958和金海5号等。

  想了想,

  她还是咬牙将天玉1号和先玉335写了上去。

  品种很多,也各有特色,农民的选择面很广。

  但玉米种业的竞争也很激烈,价格战频频爆发,很多厂家早已无利可图。

  唯独天玉1号和先玉335的定价,让她十分的不解。

  每公斤高达六七十元的售价,比传统的品牌良种高出数倍。

  谁给你的勇气啊?

  真的有人愿意买单吗?

  想着鲁省老大爷指名点姓的要买天玉1号,她又困惑了。

  关于天玉1号和先玉335的部分,还是如实写吧!

  临近下班时,徐小雪才拖拖拉拉的将稿子修改好。

  按她对主编的了解,提前写好稿子完全没用,指定会让你反复的修改。

  最后大概率还会选中第一版。

  与其无休止的修改,还不如趁机休息休息,在外跑了那么久,身体也挺疲惫的。

  敲门,进门。

  徐小雪将写好的稿子放在了桌子上。

  主编徐平是名温文尔雅的中年男子,接过稿子后看了会儿,露出了笑容。

  “小雪,你做事还是这么的让人满意,黄淮海主要的玉米产区都被伱跑遍了吧。”

  “苏北那块还没去。”

  徐平夸赞道:“很了不起了。你说你一个女孩子,咋老喜欢往乡下跑呢。”

  “偏僻地区不仅农民行事粗鲁,还有风险。”

  徐小雪嘟了嘟嘴,“有超哥呢,那么重的摄像机扛着跟玩似的,对付三五人,还是不在话下的。”

  “行了,行了。”

  “你妈老打电话,抱

  请收藏:https://m.kk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