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6章 卖断货_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种后世极为普遍的营销模式,在这个时代却代表着创新。

  就像农民喜欢尝试新品种样,

  这种深度的技术服务模式也受到了农民的欢迎。

  从播种、管理、收获,全程跟踪服务,良法跟着良种,服务全程到位。

  现场比较,让农民亲身感受到品种优势,增加反馈行为。

  同时通过现场会,又能为农民提供施肥、防止病虫害知识和技术。

  最终,通过这种方式,掌握了产品终端的消费者,也就控制了市场的话语权。

  ……

  酒香不怕巷子深。

  何况天玉1号在传统宣传渠道上也未落后,电视、报纸、碟片、横幅等,应有尽有。

  播种季的到来,彻底的点燃了种子市场。

  各路品种纷纷亮招。

  郑单958依然响亮,‘懒玉米’声名在外,产量也不差。

  配以德农公司强大的生产能力,完善的营销网络,实惠的价格,让其依然备受追捧。

  但除了风光无限的郑单958,

  天玉1号也惊掉了很多人的眼球!

  在一片质疑和贬损声中,天玉1号,火了!

  各地的展销会上,种子一到,就立马会被一抢而空。

  农民点名找经销商要买天玉牌种子,营销高峰时甚至排起了长队。

  更有甚者,直接卖断了货。

  鲁省,荣华公司下属的门市。

  “没了,一点也没了。”

  农户手中递出的钱仍不愿收回,“下半年总该有了吧,我先把定金给了。”

  “啊,还能这样?”

  “一看你就是新入行的,当年我抢郑单958就是这么干的。”

  他的种植面积大,有几百亩,就因为一时的犹豫,种子就断货了。

  沙洲种业。

  谢方林也在随时关注着先玉335的销售数据。

  虽是第一年上市,先玉335也不缺乏拥护者。

  预计今年的推广面积有30万亩,种子销量过100万斤,超3000万的营收。

  利润率奇高,高达50%以上。

  只是谢方林每到一处,都能感觉到天玉1号的火爆场景。

  让他寝食难安。

  玉米作为全国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搅动着许多人和部门的神经。

  农业部也是如此,

  各地的数据向京城集聚。

  一份份榜单传入了各路大佬的耳中。

  郑单958市场占有率超30%,销售种子1.2亿斤,销售额4.5亿。

  “嗯,还行,不错。”

  天玉1号,推广面积1100万亩,销售种子0.4亿斤,销售额14亿?

  “嗯?这数据没错?”

  “领导,天玉1号也纳入了良种推广补贴项目,数据应该是准确的。”

  “哦,天玉只是和良种补贴沾边吧,这零售价老百姓能承受?”

  那人尴尬的点了点头,

  领导继续看了下去,不一会儿,便看到了先玉335,其60元/公斤的售价再次让其皱起了眉头。

  “我们的科研之路任重

  请收藏:https://m.kk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