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2章 青土湖_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修成了。

  郭阳深深的看了眼陆汉斌。

  郭阳几人在大哥郭山的带领下,牵着骆驼来到了沙漠腹地的黄沙滩。

  “民勤自古就是农牧并举,当农业受灾时,广大的牧区有辽阔丰盛的草场,有骆驼牛羊的补偿。”

  但听到这里曾经是碧波万顷、水天一色、草长牛羊的模样,他竭力的想象着,但脑海里出现的却始终是挥之不去的黄沙。

  “此后的千年时间里,上游来水减少,以及大面积移民,开荒,战争,农业开发,导致湖面逐渐萎缩。”

  郭山苦笑着摇了摇头。

  随后的几天里,几人和县里作了进一步的沟通。

  “没事,大哥。我们再让他变回曾经碧波万顷、水天一色的模样!”

  “我也记不住了,父亲说在我很小的时候,青土湖还是有水的,大约在57年时,青土湖就完全干涸了,从那以后,两大沙漠逐渐合拢,老人们还经常调侃说两大沙漠要握手了。”

  泪水忍不住开始在眼眶里打转。

  庄正全身裹得严严实实的,只露出了双狡黠的眼睛,赞叹的说道:“老哥,这地方环境还真是恶劣,真心佩服你能坚持栽了这么多年的树。”

  除了这三人外,其余的法务、规划设计后续都会选择外包。

  郭阳抱了抱大哥肩膀。

  “青土湖?这里以前是个湖泊吗?”

  郭阳对其有所了解,公司里的大事小事都喜欢管,尤其喜欢抓员工偷懒,新招来的员工更要经过他一番磨人的培训,所以苜禾公司里的普通员工对他都不太感冒。

  就连民勤人精心维护上了百年的“柴湾”也枯死退化,农田直接暴露在风沙口下,连接着流沙遍野的沙海。

  “青土湖原名潴野泽、百亭海,在古代的文书里曾记载‘碧波万顷,水天一色’,也有大禹治水到潴野泽才大功告成的传说。西汉时最大水深曾超过60m,水域面积仅次于青海湖。”

  如果说九泉的风沙是落土,那这里的又算什么?

  郭山眼眉深沉的望着沙漠深处,偶尔还能看到沙生植物苟延残喘的在沙堆里露出一小节枝条。

  几人听得目瞪口呆,两大沙漠在这里已经融为一体了。

  他喜欢研究历史,结合当时的背景,并不难推测修水库的原因。

  “但沙尘依然让人不寒而栗,沙尘暴时有发生,一旦发生特大沙尘暴,村里的庄稼更是全毁完了。”

  郭阳看着大哥惆怅的样子,说起了自己了解到的情况。

  但同时庄正又喜欢在领导表情挣表现,大事小事都往自己身上揽,一些得罪人的脏活累活也从不推脱。

  庄正三人也不会常驻民勤,等这边的分公司成立后便会回九泉。

  陆汉斌很快明白了过来,叹息道:“修建红崖山水库还真是后患无穷啊。”

  “但最主要的还是50年代修建的红崖山水库,以及更上游的西营、南营、黄羊、杂木等水库的修建,使石羊河下游完全断流,才导致了现在的局面。”

  近年来地表水锐减,土壤盐碱化和沙化严重,耕地压缩,粮食均产只有180公斤。

  而工程部的陆汉斌是老向当初从辉煌带过来的三人之一,知识青年,偶尔会有点文青。

  “修水库完全没必要。”

  郭山也早已愣在了原地,其实他并不是很关心青土湖是怎么消失的。

  郭山手指向某个方向。

  尤其是在做农民工作时,更是耐心无比,能坐在人家院子里掰扯一下午还不带停嘴的,让跟着一起去办事的员工都佩服不已。

  有了水库,控制了水的人们,可以按自己的意愿,扩大耕地、旱涝无忧地高产稳产了。

  透过风沙,郭阳能朦胧的看到房屋的形状。

  “对,老哥。我们可以和政府沟通,从红崖山水库引水过来。”

  陆汉斌悠悠的说道:“红崖山水库也快被沙尘填满了。”

  请收藏:https://m.kk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