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9章 敢于进言的财务经理_大国金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谢沈总,不过五千万也太多了。”

  沈辉笑道:“钱不在多少,只是一点心意罢了,国家这些年虽然富裕的很多,但穷人还是占了大多数,古人常说取之与民用之与民,我虽然还没达到那种境界,但为那些孩子们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还是能做到的,陈老师以后资金上有困难,就给我打电话。”

  陈形贾没有再客气,将支持收了,道:“这些年企业家的责任意识正在觉醒,比五六年前要好的多了,不过一次上千万的赞助我还是第一次收到,我代那些孩子们谢谢沈总。”

  沈辉摆了摆手,道:“陈老师去过宁西吗?”

  陈形贾道:“去过,宁西可以说是国内最穷的几个省份之一,就我所知,那边的气候很适合发展农业,好几种作物的亩产量高的惊人,比如玉米,官方记载的农科院8号试验田最高亩产达到了3120斤,可前年我有一次去宁西乡下,有农民种的玉米早在几年前就超过了三千斤,回来后查了许多资料,最后发现那边的气候特别适合粮食类农作物生长。”

  沈辉当然知道宁西的粮食产量,但他并不清楚其他地方的玉米亩产有多少,听了这话才有些惊讶:“这我还真不太清楚,宁西的玉米产量竟然比中原还高?”

  陈形贾道:“中原虽然是农业大省,但并不是最适合种植玉米的省份,从气候上来说西北地产反而很适合玉米,当然其他粮食作物的产量如何,我就不太清楚了。”

  沈辉又问:“陈老师觉得宁西有发展农业的潜力?”

  陈形贾点点头:“只是我的个人看法,至于到底合不合适发展农业,还有好多因素。”

  沈辉笑道:“宁西耕地不少,唯独缺水严重,我老家南安还算好点,有几个缺水严重的地市,遇到大旱天,农民连吃水都是问题。要说发展农业,宁西的气候还是很适合种植一些耐悍的作物的,不过农产品深加工跟不上,没多少附加值,农业还是发展不起来。”

  陈形贾道:“主要还是销路问题。”

  沈辉点头:“这到是,听说前些年有地方政府让农民种经济作物,结果正好赶上了市场行情大变,卖不出去全烂在了地里,当地政府被老百姓骂惨了。”

  陈形贾笑着说:“市场经济时代下好多地方政府确实跟不上市场形势的变化,不过政府更应该做的是从产业布局和招商引资上发力,而不是赤膊上阵去指导农民种地,不然就有些本末倒置了,地种不好不说,损失还得老百姓自己承担。”

  沈辉连连点头,不愧是主政一方干过县委一把手的,确实有高度。

  老百姓不怕政府不干事,就怕官老爷乱拍脑袋,教训实在太多了。

  聊了一阵,饭好了。

  吃过午饭,陈行贾坐了一阵就起身告辞。

  沈辉将他送出去,上车时

  请收藏:https://m.kk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