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他还是个博学家_陈江海林婉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候,陈江海只管掌握大方向。

  具体的事,陈江海全部交给岳宏盛和一帮高层管理去做了。

  这种情况下的陈江海,身上的工作确实不多。

  会议结束的时候,陈江海也是长吁了一口气。

  这次他来这里,也收获不小。

  首先第一个就是产学研模式,经过这么多人的探讨,已经趋于完善成熟。

  就算放在眼下这个时代,也没有多大的问题。

  学校只要按照这个模式的流程走下去,那么对于提升自身的就业率,是有很大帮助的。

  同时,陈江海收到了很多名校的橄榄枝,他们都表示愿意跟秋海达成合作。

  这一点,陈江海自然是欣然同意。

  秋海现在正在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无论是生产经营,还是研发创新,或者销售推广,都需要人。

  如果能够得到这些大学的人才资助,那整体实力绝对能上升不少。

  尤其是全国布局的直营店项目,也是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补充。

  陈小龙在布局直营店的时候,人手方面是最大的问题。

  想要找到合适的员工,并不是那么简单的。

  如果有这些大学的帮助,那么这方面的问题,就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这次会议的发起人,正是京城大学和水木大学。

  由他们俩来发起这个会议,是再合适不过了。

  会议结束后,两个副校长把陈江海和潘文斌请到了单独的包间里面。

  一进包厢,两个人对视了一眼,笑着说道:“陈总,这次真的是太感谢你了。”

  面对两位副校长的感谢,陈江海则摆手说道:“两位校长太客气了,这次我也受益颇多。”

  听到陈江海的回答,两人眼中满满的全是赞许。

  以他今时今日的成就和地位,还能这么的谦虚,实在是太难得了。

  尤其是经过这两天的相处,他们才知道之前在报纸上看到的陈江海,实在是太过片面了。

  报纸上的陈江海,是个成功的企业家,是个令人敬佩的慈善家。

  经过接触后,两人才发现,陈江海还是一个见识很广的博学家。

  不管是商业上的事,还是教育上的事,或者其他见闻,陈江海都能略知一二。

  他所知道的一二,并不是说大概了解。

  而是在提到这个话题的话,陈江海都能有自己的独特见解。

  这让他们两十分的震惊。

  就算是他们,陈江海讲的一些东西,他们都不是很明白。

  虽然没有听过,也没有见过,但他们就觉得,陈江海是真的见识过,可谓是言之凿凿。

  这种感觉,随着会议的进行,是越来越明显。

  这三天的会议上,陈江海回答问题用的最多的办法就是举例子,很少讲那种比较空洞的理论。

  两个人甚至有点想不明白,陈江海到底哪来的这么多的例子?

  在那个信息爆炸的年代,可以说一个人在网上看到的东西,绝对是这个年代的上百倍,甚至上千倍。

  关于各种见闻,这里所有的人加起来,都不一定有陈江海知道的多。

  陈江海要找这样的小故事,实在是太容易了。

  想当年,网上最不缺的就是段子了。

  陈江海现在只是当了一下搬运工。

  这些学者哪里见过这些东西,当时就被唬住了。

  他们心里都十分的震惊,震惊于陈江海的见识。

  殊不知到了后世,这样的见识,基本上人人都能有。

  随口谈一下国际大事,指点江山,那都不在话下。

  请收藏:https://m.kk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