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平民的生活_古代科举之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把这茬抛开,和未婚妻继续逛,中途还买了一支木簪子。

  郑保一有些不好意思:“等我多攒点钱,就给你买一根银的。”

  妙娘笑着点头,把木簪子给他:“你帮我戴上。”

  郑保一眼睛都笑弯了,戴上之后连夸好看。

  两人不知不觉就逛到了下午,往家回的时候,郑保一去铺子买了一斤白糖。

  自从朝廷把【黄泥水淋脱色法

  】推广开后,白糖的价格就直降,现在普通百姓也买得起。

  想到此,郑保一心里又把天蕴帝感谢了一番,皇上真是爱民的好皇上,希望圣上长命百岁。

  当然白糖价贱后,某些以此盈利的大家族会不会跳脚,就不是普通百姓考虑的了。

  反正成朝的百姓都很高兴,他们终于都吃得起糖了!

  郑保一把白糖给妙娘,笑道:“你爹娘牙口不好,冲糖开水甜甜嘴。”

  妙娘心里甜滋滋的,到家时低声道:“你别急着走。”

  妙娘进屋后又很快出来,羞答答的递过去一个荷包:“你回吧。”

  妙娘送了东西,赶紧回屋。

  郑保一捏着荷包,笑成了花儿。他摸了摸兜里还剩的几个钱,在路边买了点心,回去哄家里人说是未婚妻送的。

  晚上郑家人坐在一起吃晚饭闲聊,郑父忽然叹气:“老何他们家要走了。”

  郑保一停下筷子,不解:“为什么?”

  郑父:“老何他们家没田,也没个正经生计,他们商量后打算做屯田客。”

  郑家最小的女儿不懂:“屯田客是什么?”

  郑父笑笑:“就是去边疆开荒地,以后在边疆安家,好处之一就是家里男丁能免兵役和徭役。”

  小女儿想想,道:“那挺好的呀。”她歪着小脑袋,童声稚语:“之前我听翠婶婶说,那边牛羊多,奶茶比咱们本地便宜多了。”

  小女儿最爱喝奶茶,可是太贵了,她撒娇也只能半个月喝一次。

  郑父苦笑:“傻孩子,不是所有边关都挨着部落。”

  开互市后,那些跟部落接壤的小镇都变成了香饽饽,有点关系的人早去了。

  剩下的地方,都各有各的难。

  郑保一想了想,道:“爹,或许这对何叔他们是一个机会呢。”

  大成朝太大了,每年运粮食耗费大。所以朝廷鼓励在各个边疆地开荒。

  郑保一想着,这样没田的有了田,还免了兵役和徭役。军队就地征粮,也不用大老远送粮食过去了。圣上真聪明啊。

  以郑保一之能只能想到这儿。不知这个政策谓之:军事屯田,自然也不知背后更深的意义。

  天黑透了,郑保一洗漱之后准备睡觉,又把未婚妻送他的荷包拿出来看。

  妙娘的手艺好像更好了,这鸳鸯绣的真好看。

  妙娘如今在厂子里干活,每月有一两五钱银子呢。她可厉害了。

  不止如此,妙娘还会认字,听说是厂里教的,还会好多好多东西。

  郑保一当初追求了妙娘一年,妙娘一家才同意。不过妙娘说了,成亲后她赚的钱要拿一成半给娘家。

  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事,但是现在女子能挣钱了。自然就有了底气,再说一成半也不是很多。

  两家人商量后就同意了。

  也是因为此,很多人不再觉得养女儿是亏本事,也愿意待女儿好些。

  就是厂子还不够多,只有手脚麻利又上进的,才能一直留厂里干活。

  某些懒妇,奸徒,厂子都会无情将其赶走。

  除了只收女子的厂子,还有面向大众的车厂,屠猪厂等等。除了需要更多的力气外,福利都是差不多的,同样也教认字。

  郑保一计划着过两日去车厂看看,再过不久他就要跟妙娘成婚了,以后有了孩子,花销就大了,他得多挣点钱才行。

  有那样贤明的圣上,他们这日子,总会越来越好的。

  请收藏:https://m.kkxs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